國產航母將從滑躍到電磁彈射 殲15已不適合做艦載機

Alinna ...| 2017-11-06| 檢舉

日前,港媒《南華早報》報道,我海軍第二艘自研航母002號將採用常規動力電磁彈射系統。消息稱由於整體推進系統的研發大大提高航母的效率,可以為電磁彈射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從而放棄了較為落後的蒸汽彈射系統。

從滑躍起飛,到電磁彈射起飛,跳過了蒸汽彈射這一環節,展現了我國航母建設的跨越式發展。而這一步幾乎跨越了整個100年的航母發展歷史,這一喜悅最該向已故的劉華清同志彙報,與老首長一同分享!

 

圖片:劉華清同志的美國行讓中國海軍眼界從近海延伸到了遠洋。

 

圖片:《南華早報》配圖。

根據《南華早報》的配圖猜測,002型航母滿載排水量將比001A型更大,達到8萬噸,艦長320米,最高航速超過30節,可搭載36到48架殲-15艦載機,4架預警機。

看到常規動力電磁彈射,這是一步登天、彎道超車的節奏啊!此前按照我國海軍發展的部署002型是常規動力加蒸汽彈射的模式,整體上是要求002型達到美國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的綜合能力。

如今直接常規動力上電磁彈射,這是航母發展史上從沒有過的事啊!這太不科學了啊?回顧航母發展的歷史,從滑躍到電磁彈射用去了一百多年。

 

圖片:1910年11月14日,一架寇蒂斯雙翼機從美國海軍「伯明罕」號偵察巡洋艦上起飛。

 

圖片:1917年8月2日,英國皇家海軍一架雙翼機在臨時改裝的「暴怒」號航母上進行著艦試驗。

一直以我國海軍艦艇裝備保持著小步快跑的習慣,在新艦艇上使用新技術、新裝備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

對於航母這樣的國之大器,從滑躍到蒸汽彈射再到電磁彈射,從常規動力到核動力,都是要一步一步走完的。盲目的急功近利是不可取,也是不現實的。

 

圖片:使用電磁彈射的美國福特號航母服役,從滑躍到電磁彈射美國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然而現實是,雖然我們在某些領域離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還有差距,比如高端螺栓仍需要進口(實際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性價比太低,不如進口划算),但我們一直在努力追趕。

這次高精尖技術裝備的發展大大出乎於我們的意料,遠遠的走在了我們想像力的前面。

供職于海軍工程大學的馬偉明少將之前表示,「他在整體推進系統技術方面所做工作的終級目標是解決在艦艇上部署高能耗武器的問題。他還表示,中國的電磁飛機彈射系統技術比美國「福特」號核動力超級航母上所使用的系統更先進更可靠。」

 

圖片:專家稱殲-15已經進行了上千次電磁彈射試驗。

聯繫到此前傳出的艦載機殲15的停產,又從另一個方面證實我海軍方面所下的決心。

如果002型用蒸汽彈射,殲15還勉強夠用,一旦002型航母上了電磁彈射,那麼無論從使用效率、作戰要求、目標對象上看殲15作為艦載機就已經不合適了。

雖然對於殲20上艦,國外軍事專家打死不點破、國內知情者是「拽著明白裝糊塗」。實際上到了電磁彈射的002型航母我們壓根就不需要再研究什麼別的艦載機,就是殲20改進艦載型上艦。

 

圖為:1980年美國海軍雖然隆重接待劉華清等一行,禮遇甚高,但技術上仍然藏著掖著不讓我們看。

如今我們不需要再迷戀美國的模式了,什麼核動力電磁彈射、什麼通用型艦載機、什麼海軍型空軍型,現在我們有自己的技術標準,有自己的戰術要求、有自己的戰略需要。

我們的殲20上艦就是為了去碾壓F-35,至於碾壓了F-35以後怎麼辦,那就看咱們心情了!

百年之前,我們貧窮落後、飽受欺凌、屢遭封鎖、國力贏弱;現如今我們奮發圖強、軍力強盛、彎道超車、國家興旺。

 

圖片: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作為「中國航母之父」中國劉華清說過:「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中國海軍必須建造航母。」

正所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如今,雖然我們在大而全的工業體系當中仍有不少高端領域需要進口,但是我們國人一直在努力,我們需要更多的馬偉明這樣的科學家,更需要更多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大家齊心合力、努力工作。

 

遙想咱們002型航母下水服役的那一天,我們該如何把酒言歡啊?(作者署名:夜觀天象、虹攝庫爾斯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040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