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新研發的衛星定位系統在去年12月上線,只是這慶祝的熱情還為消逝,就已經意外頻頻,在總共18顆衛星中,有5顆衛星出現了問題,而且是衛星上最為關鍵環節的原子鐘發生了意外故障,。

直到現在也只暫時修好了1顆,使得歐洲不得不將其發射計劃暫停,只是若是只運行18顆衛星的話,一年中大概會有三周時間是不能接收到導航信號的,而且沒有了精確的計時功能,就不可能準確的定位。
在原計劃中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會使用30顆衛星,由歐洲的多個國家一起研發並製造,只是這一過程並非那麼容易的,在研製的過程中,像是管理不當、超出預算、同盟國家間出現矛盾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使得衛星的建造過程受到很大影響,發射的時間也一直拖延至今。歐洲國家這次願意齊心協力研製這一衛星系統,目的就是為了早日甩掉他們國家對俄羅斯「格洛納斯」和美國GPS的依賴。
2003年9月,歐洲曾經邀請中國也加入這一計劃,當時中國正在潛心研究北斗導航系統,從而研製出最先進的原子鐘,覺得這一計劃於我們的研究有利,就欣然同意,並且投入了6億人民幣在伽利略計劃中。
只是沒想到,在2005年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後,歐洲就改變了態度,對待中國非常冷淡,一方面催著中國交出餘款,一方面卻不願意透露任何核心技術給中國,甚至在這期間還邀請了印度和日本加入,還不收任何資金,擺明了在坑中國。
好在中國看透這件事後,決定自己研發衛星定位系統,在2007年就發射了我們第一課衛星,根據國際的規定,若是一個衛星系統發射了3顆衛星,就會擁有占用頻段的優勢,這就意味著中國會享有效果最好的信號傳輸,這可把歐盟氣壞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946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