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中國安全在先,這東亞小國還死性難改拒絕道歉

Alinna ...| 2017-10-29| 檢舉

受「薩德」事件影響,朝鮮半島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在此形勢下,不但中韓關係降到了歷史最冰點,韓國經濟也出現了疲軟狀態。據統計3月到7月間,中國訪韓遊客同比銳減至40%,5個月間大約有333萬中國遊客放棄赴韓旅遊,損失高達65.1億美元。如果薩德矛盾持續,隨之蒙受的經濟損失未來將達到1086億人民幣,預計還會有40.2萬個崗位消失。除此之外,韓國的汽車,房地產,金融,零售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韓國媒體卻將這些「懲罰」指向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認為這是韓國今年經濟受損的最不利因素。即使有這些血的教訓在眼前,但韓國依然我行我素死性難改,不但完成薩德部署,還拒絕向中國道歉。

據環球時報10月28日消息,「青瓦台擬就薩德問題向中國表達歉意」這一消息近日在韓國媒體上滿天飛。聽聞此消息的韓國總統府官員27日出面否認了這一說法,稱「中國方面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韓方自然不會考慮道歉這回事」。

眾所周知,韓國一意孤行不顧中俄連番警告,強行將「薩德」部署在本土,給中韓關係蒙上了一層冰霜,導致遭受了重大經濟損失,責任完全在韓國身上。在這種囧況下,韓國向中國道歉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韓國在「薩德」問題上越陷越深,不知悔改,還厚顏無恥通過多方渠道積極向中國表達出要讓陷入僵局的兩國關係出現「回暖跡象」。

《東亞日報》27日稱,韓國希望藉助APEC峰會期間促成韓中兩國首腦會晤,實現文在寅年內訪華的計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道,關於中韓元首會面,目前沒有發布的消息。很顯然,韓國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反而一廂情願的想求中國幫忙,結果遭到赤裸裸的打臉。

對此韓國有關媒體不肯面對現實反而認為,使用「歉意」一詞有欠考慮,這等於變相承認自己不顧民意反對,強行部署「薩德」的決策是一個嚴重錯誤。如果放棄原則向中國卑躬屈膝,將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最終會導致錢財和主權全部喪失。

所以文在寅不能急於訪華,就好像提交「投降書」一樣會與中國達成一些不合理的協議,這將有損韓國尊嚴。如果非要道歉的話,應該在符合互惠平等的外交原則下,中韓雙方互相表態,即韓國就「薩德」部署程序問題道歉,而中國則應該就「薩德」反制措施致歉。這樣一來雙方關係就會走出低谷,到時候皆大歡喜。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讓能夠制服中國的美國出面和韓國一起應對「薩德」問題。

從韓媒觀點可以看出韓國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將無恥當成了理所當然的炫耀資本。再從本質上來說,「薩德」給韓國帶來的並非安全而是極大的危險,韓國之所以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違去強行部署,還是背後的美國在幫著打氣撐腰,或許是感受到了美國的只圖自己痛快,不管別人死活的自私嘴臉,無法幫助韓國脫離經濟困局,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舔著臉不斷向中國「求救」。

早在今年3月底,韓國企劃財政長官柳一鎬在二十國集團財長會期間,曾試圖就「薩德」系統引發的中韓貿易爭端,與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進行對話,結果遭到中國方面拒絕。這讓韓國企圖通過外交方式解決經濟問題的計劃落空。

要知道,自從「薩德」部署後中韓關係一度惡化,韓國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雖然中國沒有明顯「報復」韓國,韓國因此也無法提出「正式」抗議。但G20財長會為韓國提供了一個解決經濟問題的機會,這就是將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分開處理的消息傳遞給中國。不過這一計劃遭到中國拒絕,使得韓國枉費心機,給韓國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因為韓國時刻擔心,如果中國方面的「限制」措施得不到改變,那麼未來兩年內韓國對華貿易額將下降3%到7%,而且每年800萬人次的赴韓遊客將會減少一半。這對韓國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後果。

當前「薩德」就像路障一樣橫在中韓之間,讓兩國關係緊張,如果不解決這一問題,文在寅訪華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起不到任何作用。韓國媒體混淆視聽,認為向中國道歉,有損韓國的面子,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徑。所以韓國應該深刻反思好好檢討自己,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兩面通吃的做法究竟會給自己招惹來多大的災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935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