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隊是如何悄悄擴張的?自衛隊已成進攻性力量

Alinna ...| 2017-10-29| 檢舉

文|軍武次位面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

日本大選上周日剛剛結束,安倍晉三和他的自民黨不出意外地再次勝選。日本也沒能脫離全球集體右轉的風潮,選擇了這個強硬派的首相。

在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通話中,安倍強調「日本要在不動搖的美日同盟下,儘可能對朝鮮施壓。」,明確了日本今後會越來越強勢的態度。

但是所謂的對朝鮮施壓,其實很可能只是日本自衛隊和自衛權擴張的一個藉口而已。瘋狂的朝鮮對日本而言,很可能並非一無是處。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看看日本國防是如何借勢擴張的。

自衛與解禁

伴隨著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和軍事崛起,中日之間強弱對比的常態又開始出現:中國完全壓制了日本。與此同時,傳統上控制西太平洋的美國則沒有快速重返亞太的能力。

面對日漸強大的老對手和逐漸沉寂的盟友,日本或許只能靠自己完成防衛,這不是什麼秘密。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藉口。

島鏈眾多的西太平洋,雖然美國要重返亞太

但中國的逐步崛起必將衝破這層層島鏈

正如歷史上日本長期扮演的角色一樣,這個島國並不是長期戰略高手,卻是最會利用亂局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國家。朝鮮半島的局勢越緊張,日本就越能從中獲得擴張的理由。朝鮮這今年來頻繁試射核彈,甚至有飛彈進入日本領海,讓日本自衛權的擴大和自衛隊的擴張,找到了很好的藉口。

2017年9月15日,朝鮮再次發射一枚洲際彈道

恰好穿越日本領空

安倍政府對日本國防姿態的修改,早在2015年9月就獲得了通過。這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安保法案》。《安保法案》擴充了日本憲法所規定的自衛權,讓自衛隊獲得了海外行動和強硬反應的授權。

當時朝鮮危局仍然沒有顯出現在這般的猙獰面貌,因此雖然這項法案得到了通過,反對的聲音卻不絕於耳。不僅是包括中國(含台灣地區)、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在內的國家保持觀望或反對態度,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軒然大波。支持這項法案的日本民眾,只占微弱多數。

陸上和海上自衛隊在三種情況下可以執行的任務級別不同,但無論是在舊的自衛體系還是在新的擴充法令中,這三個級別的情況都沒有變化:

一、在預估會出現武力攻擊事態的情況下;

二、在有明確的武力攻擊事態風險的情況下;

三、在已經出現軍事對峙的情況下;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朝鮮核威脅,日本已經將自衛隊的防衛等級提高到了二級。在這個預警級別下,日本自衛隊需要具備隨時動員和投入戰鬥的準備。如果是按照過去的自衛權,在二級狀態下的自衛隊只能作國內的兵力調動,不能擴招軍隊,更別提執行海外任務了。

這是二戰之後日本被要求只能執行「自衛權」的體現,也是自衛隊這個軍事力量被如此命名的原因。

日本仍在美國的「保護」之下

也仍在美國的「限制」之下

外向的動作

2016年3月29日,《安保法案》落地實施,日本自衛隊的性質發生了劇變。

在新的《安保法案》之下,日本的自衛權被大大擴大。此前不得執行國外任務的自衛隊參與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南蘇丹危機中表現活躍。

為了在非洲的維和活動中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日本還選擇了與熟悉非洲事物的法國合作。雙方可謂一拍即合,日本提供技術力和財力,法國則提供自己豐富的經驗。日本在非洲的出現已經大大超前於其他國家的預測。

政治上要拉攏

經濟上要互補

新修訂的《武力攻擊事態等及存立危機事態之下伴同美利堅合眾國等軍隊行動我國實施措施相關法律》更是把自衛隊的行動和美國的軍事行動綁定,讓日本在不修憲的情況下,就獲得了向外執行擴張性軍事活動的能力——只要美國軍隊也對此處執行軍事任務即可。海上自衛隊伴隨美國艦隊前往索馬利亞護航,就是一次重要嘗試。

早在2009年就開始的護航任務始終名不正言不順,但一旦不斷延長時間拖到2016年《安保法令》生效之後,國際社會甚至都無法指責海上自衛隊的越權行為。日本對制海權的渴求,昭然若揭。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兩次對國際社會底線的試探,和對新法令的輕鬆應用,讓安倍政府對軍隊的進一步擴張充滿了信心。

而朝鮮核問題的惡化,更讓安倍的軍事擴張計劃獲得了空前的支持。朝鮮進行四次核試驗後,外界預估的爆炸當量已經超過了二戰中投放向日本的小男孩原子彈。這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道敏感的警戒線,對自衛權擴大的支持聲音甚囂塵上。

擴張中的自衛隊

五年來,日本的國防預算逐年提高,今年的預算更是達到了46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巨量的軍事投入主要用於提高和美軍的協同效率上。日美共同研發的海基攔截飛彈系統和愛國者防衛系統就是改良的重點。

當然新採購的武器裝備也不會少。在國防裝備採購上一向低調,甚至主張自給自足的日本近年來開始大量採購國外先進裝備。顯然,美國不會放過這個做生意的機會。第五代戰鬥機F-35A和「魚鷹」型運輸機構成了日本採購的主要對象。

「魚鷹」型運輸機

據報道在未來幾年內,日本將陸續購入100架左右的F-35A。屆時空自的戰機數量將達到400架以上,日本的制空權爭奪能力由此急劇提升。(但其數量仍僅為我軍的十分之一)

F-35閃電II攻擊戰鬥機

海上自衛隊方面動作也不少。海上自衛隊擁有4個八八艦隊(八艘軍艦及八架反潛機)和一些地方護衛艦隊。戰後專注於反潛和掃雷的海上自衛隊正在逐漸向更具進攻性的方向發展。

新設計建造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能夠裝載14架多功能直升機,在日本不擁有航母的情況下已經成為了海空協同作戰的主力艦船。這個級別的兩艘艦隻出雲號和加賀號,在2015年和2017年相繼服役,現在已經具備了遠洋作戰的能力,對任何國家的沿海地區都是一個威脅。

出雲號

而這兩艘「驅逐艦」的前世不由得讓中國人想起不愉快的往事:出雲號巡洋艦自一二八之後常駐上海,與中國人民有血海深仇;加賀號航母則多次參加對華行動,在一二八事變、淞滬會戰和之後的長期抗戰中均有出現,之後則參加了偷襲珍珠港的行動。

陸上自衛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15萬常備軍和深度動員的能力。不過對於日本這樣的島國來說,外敵入侵則必然渡洋而來,因此陸上自衛隊的重要性就不如海空自衛隊。

相比于海空自衛隊,陸上自衛隊的進步速度很慢,主要戰術能力也正如和平憲法所規定的,以反登陸和反低空攻擊為主。

陸自醬

二次元版自衛隊

正是鑒於陸自的戰鬥力有限,日本軍方還在籌備建設二戰後就不曾有過的海軍陸戰隊。由於海軍陸戰隊是一種充滿進攻性的兩棲作戰兵種,在日本原有的防衛性作戰體系下,並不應該存在。尤其是對海軍陸戰隊很重要的離島登陸作戰能力,更是不應該允許自衛隊掌握。

但是明年年中,名為水陸機動團,實為日本海軍陸戰隊的新軍就要成立。這一支力量中國人並不陌生,自從日本放出消息之初就號稱專攻「離島防禦」。在朝鮮核危機的背景下,這支隊伍的設立又被披上了對朝鮮防衛的外衣。不過任誰都清楚,日本海軍陸戰隊的作戰目標有且只會有一個:中國。

日本自衛隊西部普通科連隊派遣隊員

前往美國加州參加2012年「鐵拳演習」

這個連隊被規劃為水陸機動團的核心基底部隊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這支水陸機動團要在日本西南地區的長崎成立——這裡長久以來都是中國領導的大陸勢力向日本施加影響的跳板,也是日本逆向入侵亞洲大陸的中轉站。在此處常備一支進攻性的力量,日本的意圖顯然並不僅僅旨在打擊潛在的朝鮮威脅。

長崎,日本的西大門

更何況朝鮮官方多次聲明,核武器「只針對美國,而不指向任何其他國家。」

在安倍政府的推動下,日本自衛隊借著朝鮮危機在近年不斷擴張,對於各個曾受過日本欺凌的亞洲鄰國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脅。

已經相當成型的自衛隊,會不會在新一屆大選之後可能的修憲環節中做出更多動作,乃至突破戰後封鎖成為一支具有進攻性的力量,值得我們長期關注。

 

-原文來源:地球知識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934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