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日4個國家出亂子!背後或是同一個黑手在興風作浪

Alinna ...| 2017-10-24| 檢舉

作者:老 談;圖片來自網絡

阿富汗是傳統恐怖主義的策源地,也是美國挑起國際反對恐怖主義的初始目標。今年8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制定了一項針對阿富汗的新戰略,該戰略旨在確保美國在對這個國家實施了超過16年的軍事介入後,繼續給予其支持,其目的就是反恐。據中新網10月22日報道稱,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中部古爾省的清真寺近日接連遭自殺式炸彈襲擊,共造成至少76人喪命,60多人受傷,死傷者當中包括許多婦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對喀布爾爆炸案負責。

特朗普的所謂新戰略,無非就是已經在阿富汗反恐16年後,美國國內有聲音希望特朗普政府從阿富汗撤軍不要再陷在阿富汗這個泥潭裡,而特朗普為了凸顯其強硬形象,反覆比對之下不但不撤軍,反而決定向阿富汗增加兵力,其目的就是通過以反對和打擊恐怖主義為名進一步強化美國在阿富汗包括南亞地區的存在。據說,現在特朗普還打起了阿富汗戰略資源稀土的算盤,估計這也是特朗普阿富汗新戰略的一個意外驚喜。

然而,美國在阿富汗的新戰略不但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所謂的反恐越反恐怖活動越多。遠的不說,光阿富汗在近期之內就發生了多次恐怖襲擊,造成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多人死傷。10月18日深夜坎大哈省一座軍事基地遭到襲擊;10月19日阿富汗一座軍事基地附近兩輛汽車發生爆炸,造成至少40名軍人喪生;10月20日,市區一座什葉派清真寺遇襲,造成至少56人死亡、55人受傷;21日上午,喀布爾市內的使館區遭遇至少兩枚火箭彈襲擊;10月21日,位於首都喀布爾的一所軍事學校當天遭遇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至少15名學員喪生、4人受傷。阿富汗發生的這些恐怖襲擊,據稱都是美國的反恐目標「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所為。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恐怖組織貌似是盯著美國來的。

這一判斷並不是只在阿富汗得到了驗證,在其他國家也可以得以證明。10月17日土耳其媒體報道,該國地中海沿岸城市梅爾辛的警用客車旁邊發生爆炸,導致至少12人受傷。土耳其媒體此前報道,耶尼謝希爾區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目標為運載警察的客車;10月18日,據巴基斯坦《黎明報》(Dawn)報道,巴基斯坦西北部奎達市爆炸造成至少6名警察死亡,8人受傷;10月21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埃及安全機構權威消息披露,埃及警方在清剿恐怖分子時遭遇重大傷亡,至少已有54名內務部機構人員遇襲身亡。這些恐怖襲擊事件的背後,都與美國的反恐有關。

當前國際恐怖主義活躍的重要原因,與美國的反恐形式不無關係。美國一直以來打著國際反恐旗號在世界各地反恐,凡是有恐怖組織的地方就有美國的影子;而美國介入一個地區的理由也就是反恐。但是,美國反恐熱情之下掩蓋的卻是從美國自身利益出發,對恐怖主義實行的是雙重標準,打擊恐怖主義也是採取選擇性的打擊。美國在敘利亞的反恐就將這一雙重標準用到了極致,美國將自己看不慣的敘利亞政府軍視為恐怖組織,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對抗政府,甚至還放任「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美軍控制區活動。正是由於美國這種做派,使得被國際公認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敘利亞被俄羅斯強勢介入打擊之後也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繼續流落到包括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實施恐怖活動,從某種程度說,國際上一些恐怖活動,是美國慣出來的。

當然,美國這種對待恐怖活動的做法「伊斯蘭國」並不領情,很多場合「(IS)」宣稱對恐怖事件負責,也可以說是對美國反恐反來反去的打臉和回應。所以說,如果美國反恐老是按照這種套路玩下去,最終會玩得收不了場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874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