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一國海面軍事實力的充分體現;因此,凡是有足夠能力發展航母的國家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努力,但其並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就如印度,其航母研發了近三十年仍然沒能力下水;同時,其又不僅有技術就能解決的,如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但目前由於經濟不景氣,過去的海軍大國陷入沒有航母的窘境,還好如今有了「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但又據說英國皇家海軍航母護衛艦有造不起了。

建造普通動力航母都如此之困難,那核動力航母更是難上加難。核動力航母不僅需要成倍的資金投入,其技術要求難度則更上一層樓;那就從核動力航母大修中管中窺豹去了解一下吧。
據了解核動力航母服役在二十五年左右就會進行大檢修;航母艦體切割開,以此更換核反應堆,此外還要檢修蒸輪機,同時也要對整個船體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如利用工業X光機對船體進行金屬探傷;而且過舊的電子設備及指揮控制系統也會進行升級換代。

核動力航母的大檢修工程不亞於建造一艘現代化大型戰艦的工程量,所以也非常的耗時。美國的「華盛頓」號此前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中期檢修,美國海軍準備用四年的時間完成此項工程。
為避免核動力航母大檢修期間的核航母戰鬥群無航母期(即:空窗期),所以必須要有其它航母頂上,則一艘核動力航母是難以滿足的。核動力航母的燒錢不僅表現在建造時期,在大檢修時期花費的資金也要比常規動力航母高出三倍左右。

由於核動力航母超高的技術要求及其奢華的燒錢本質,所以世界上能夠玩得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此前一直只有美國,雖然法國也有一艘「戴高樂」中型核動力航母,但外界對其一致評價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戰意義。
而從中國航母發展規劃來看,中國是最具備核動力潛質的一個國家,無論是從經濟承受能力還是從進階核動力航母技術方面,中國都在全力以赴地朝著這個方面努力,而中國六支航母編隊的計劃中,核動力航母就占到了兩艘,由此可見中國在核動力航母方面是志在必得。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