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贊殲-20「多年磨一劍」

Alinna ...| 2017-10-05| 檢舉

俄媒稱,中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綽號「黑鷹」)正式列裝中國空軍。這樣一來,中國就成了繼美國(擁有F-22「猛禽」和F-35「閃電Ⅱ」兩款第五代戰機)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列裝第五代戰機的國家,進度超過了俄羅斯的蘇-57。

俄媒稱,中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綽號「黑鷹」)正式列裝中國空軍。這樣一來,中國就成了繼美國(擁有F-22「猛禽」和F-35「閃電Ⅱ」兩款第五代戰機)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列裝第五代戰機的國家,進度超過了俄羅斯的蘇-57。

F-22「猛禽」。

蘇-57。

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9月30日報導,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日前在北京宣布,殲-20試飛工作順利推進,中央軍委決定正式將其列裝部隊。不過這位發言人並未透露共有幾架殲-20交付空軍。

報導稱,中國媒體將殲-20列為第四代中遠程戰鬥機,但按照西方的分級標準,殲-20屬於第五代戰鬥機。

中國官方沒有公布殲-20的技術指標。據報導,殲-20長度為20.4米,翼展13.5米。最大起飛重量36.3噸,最大飛行速度為2.5馬赫。有媒體報導稱,殲-20在設計上借鑒了美國的F-22和俄羅斯的米格-1.44。

殲-20屬於重型戰鬥機,中國同時還在研製另一款輕型第五代戰鬥機——殲-31。殲-31裝有兩台俄羅斯生產的RD-93型發動機。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瓦西裡·卡申認為,殲-20的確可以算作第五代戰鬥機。

記者:如何評價殲-20戰鬥機?

卡申:殲-20具備低雷達可探測性,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現代化的資訊系統。發動機是其薄弱環節:目前採用的是俄羅斯的AL-31型發動機,未來應該會採用AL-41。總體而言,關於該型戰機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細節。我們知道,美國的F-22和F-35列裝空軍經歷了非常艱難曲折的過程,耗費了鉅資和很長時間。我們不敢說中國人會更容易,或許中國人花費了更長的時間。目前關於這款戰機的資訊不多,這與中國相關領域開放程度不高有關。不過就目前已透露的資訊來看,已經可以斷言,這是一種戰力相當強大的現代化戰鬥機。

殲-31

記者:中國另外還在研製一種第五代戰機——殲-31。這只是一種出口機型嗎?抑或中國要發展輕型和重型兩種機型?

卡申:殲-31的命運尚不清楚。有可能純粹是一種出口機型。總體看來,中國人希望同時擁有重型機和輕型機。第五代戰機恐怕不能完全取代第4+代戰機,但中國人仍在繼續投入資金。有消息稱,首批列裝軍隊的殲-20在訓練中類比侵略者的角色,目的是訓練現有的常規空軍戰機對抗隱形戰機。

研製殲-9戰機時就首次使用了這種氣動布局。這在當時是一種相當獨特而完美的設計方案。只是由於當時發動機和儀器製造業比較弱,殲-9項目未能完成。後來他們採用鴨式氣動布局設計出了殲-10多用途戰鬥機,現在這種鴨式氣動設計又有了新的發展。

也就是說,中國人創立了一個相當有實力的飛機設計流派,如今這一流派正在結出碩果。這是近40年不懈努力的結果。只不過長期以來,中國的這一流派沒有引起國外觀察界的重視。

記者:中國導彈能否滿足第五代戰機的要求?

卡申:中國的空對空導彈相當棒。「霹靂」-12空對空導彈類似我國的R-77中程空對空導彈(代號RVV-AE,射程110公里),但在某些方面性能更佳。此外,中國還研製了先進的「霹靂」-10短程導彈,類似我國的RVV-MD和R-73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5遠程空對空導彈大概也已量產。在該領域的個別零部件供應方面,他們對我們可能還有些依賴,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記者:理論上講,在中國人看來,什麼才算是第五代戰機?

卡申:我沒有看到過完整的闡釋。但同其他許多國家一樣,中國的第五代戰機要具備低可探測性、集成航電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及超音速巡航能力。不過我不太確定中國人是否特別關注戰機的超強機動性。

報導稱,俄戰略技術分析中心專家、《武器出口》雜誌主編安德列·弗羅洛夫則指出,殲-20航電設備的實際性能尚不清楚。

弗羅洛夫:殲-20是一種遠端重型雙發戰鬥機,可以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飛越由沖繩、臺灣、菲律賓等地組成的第一島鏈。也就是說,這種戰鬥機符合中國空軍的作戰特點和設計理念,具有中國特色。至於殲-31,可能是「中國的F-35」,即主要面向國際市場。它的尺寸小於殲-20,所以造價會低一些。在技術方面,中國人已經走得很遠了。據說他們甚至已經為殲-20量身定做了國產WS-15發動機,以取代俄制發動機。其實際性能如何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中國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同時研發兩種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

資料圖片:中國殲-20飛機進行飛行訓練 新華社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643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