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剛這次火箭發射為何全球矚目?一舉成功可提振信心

Alinna ...| 2017-10-03| 檢舉

文|軍評陳光文

9月29日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一飛沖天

中國9月29日成功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3顆新型衛星送入軌道,這是其近3個月來首次進行發射活動。據《聯合早報》網站10月01日報道,3顆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些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就是所謂的電子偵察衛星。中國還在研發一些大型偵察衛星,其中一些偵察衛星與美國最大型的間諜衛星大致相當。但由於長征運載火箭出現問題,衛星發射被迫延後。現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3顆新偵察衛星送入軌道,讓中國航天再次恢復了自信。

 

長征五號的第二次飛行失利了

今年本來是中國航天的一個高密度發射年,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計劃,準備在2017年實施近30次航天發射任務,從而刷新中國的年發射紀錄。在這些任務計劃中,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托舉「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實現月球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是本年度任務計劃的重中之重;而由「長征七號」將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送入太空,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試驗,則是同樣重要的航天活動;再加上多顆北斗衛星的發射布網,將使2017年成為中國的航天成就年。

 

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失利損失很大

然而,好事多磨。就在2017年6月19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中星9A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時,火箭的第三級工作異常,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導致發射任務失敗。沒想到,禍不單行,7月2日19時23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在發射過程中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裡,中國兩次年度重要的航天發射活動接連出事,對於中國航天人的信心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對於後續的發射活動會產生影響?

 

中國成功搶救成功中星-9A創造奇蹟

沒想到,事態扭轉只用了89天。就在中國傳統的國慶中秋雙節之前,9月29日中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丙火箭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的第251次發射。這次發射任務之所以很關鍵,一是在中國火箭連續失利後,這次發射成功對於提振整個航天戰線的士氣至關重要;二是在中國連續發射失利後,外界對中國火箭的信心顯著下降,而這次發射否定了外界的質疑,也意味著中國長征系列火箭又將「捲土重來」,有信心重返國際航天發射市場。

中國航天一定不負眾望再創輝煌

 

分析認為,在世界航天領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保證不會出現發射失敗活動,包括美俄也都是歷經多次重大航天事故而浴火重生的。對中國而言,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6月19號的發射雖然出現了問題,但是經過航天人的積極搶救,中星9A衛星最終進入了設計軌道,此舉為國家挽回了部分損失;但長征五號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其所應用的新技術本就處於試驗中,發射失利也在計劃考量之中。而現在,通過這次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3顆新型衛星的成功,證明中國航天整體並沒有出現異常,中國航天還能繼續打硬仗。雖然,連續的航天發射失利會造成很多發射計劃被迫推遲,但在失利基礎上反思的中國航天人,不管是技術還是心理會更加成熟起來,他們一定能夠在後續的發射活動中再創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617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