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凡塵往事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一支由2000多人組成的訪問團,分乘47艘船浩浩蕩蕩地突然造訪日本,日本如臨大敵全國總動員。沒幾天,日本天皇死了,有人說天皇被「嚇」死了。
這支訪問團是從中土大唐出發的,剛開始出發時只有600人,他們第一站到了百濟(韓國),百濟王又派了一支1400多人的陪同人員,一起到達日本,那時還叫倭國。更奇怪的是,如此浩浩蕩蕩的使團,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具體明確的使命,這讓倭國方面更是害怕。

那麼,大唐為何要派出這麼一支使團呢?事情還得回到幾年前的一場海戰,公元663年唐朝正在派兵教訓朝鮮半島不聽話的百濟、高句麗,倭國想趁亂染指朝鮮半島撈點好處,派出了1000多艘戰船,42000倭軍的陣容。結果,在百濟的白江口被唐朝13000水軍幾乎全殲。這就是著名的白江村之戰,是中日之間第一次大戰,以日本完敗告終。
日本就那麼點彈丸小島,又技術落後,這一戰幾乎是耗盡全國精銳部隊,戰敗後很是害怕,趕緊本土島嶼上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形成三道防線,以防唐朝軍隊來打。哪知道,強盛的大唐根本就看不上這幾個小破島,反而主動拋來了橄欖枝,連續派了幾個使者來建立關係。可是倭寇心胸狹窄,不敢相信世界上有如此胸襟之國,每次都找理由盛情款待唐使後勸回去了,不敢讓唐使進京都。

這次這支2000多人的使團,也遇到了相同的待遇。倭國方面把他們安排在比知島上盛情款待,但以各種藉口不願意安排他們到本土的京都去,帶隊的郭務悰等人也不著急,反正他們來就是嚇唬嚇唬倭寇們的,他們安心在比知島上住下來。他們不走,倭寇不心安啊,據說搞的日本天智天皇很是鬱悶,可是自己是戰敗國又不敢怠慢了人家。這個天智天皇本來身體就不好,在唐朝使團抵達的第二個月,就很鬱悶地死了。

郭務悰等人倒也很給面子,聽說日本天皇死了,讓手下2000多人全部換上喪服,還哀悼了一陣子。哀悼完,又繼續好吃好喝地安心住下了,直到第二年5月新天皇賞賜了大批禮物,郭務悰他們帶上禮物回家了。這一趟,他們在日本駐紮了7個多月,除了秀秀肌肉也沒幹什麼正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