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夢寐以求的軍備技術,被這三位中國科學家攻克,中國接受它們的重金採購嗎?

Alinna ...| 2017-09-22| 檢舉

近日,德國《焦點》網站刊文《世界大國計畫》稱,中國的高速發展令西方感到「窒息」,昨天還在學習技術,如今已成為創新熔爐,包括高鐵、衛星、導彈、航母、戰鬥機、人工智慧等等領域。

當然,能夠創造眾多軍備技術彎道超車的奇跡,少不了科學家們的努力,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現代軍事最前沿技術的科學家,特別是馬偉明、潘建偉、楊偉等人。

西方認為,他們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偉」字,正是中國「偉大復興」的見證者,這也是令西方感到「十分可怕」的地方,他們在自己的專屬領域中創造的奇跡對於中國的軍備發展來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包括新型綜合電力系統、無軸式泵噴推進器,這兩項技術都是西方夢寐以求的,前者能夠將發動機的輸出全部轉化為電力,後者通過取消傳動軸而降低噪音,使得潛艇更加安靜。

還記得之前有西方專家認為中國的全電推進存在設計缺陷,「你的理論太離奇,我們聽不懂」說完轉身要走,馬偉明強壓怒火,直視對方,一字一板地說:「先生,我們是在討論科學,你不懂,我可以免費教你!」

有不少軍迷朋友們在老狼文章的評論區留言感歎:前有「兩彈一星」錢學森、鄧稼先,今有「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天佑中國,壯我華夏!

量子科技之父——潘建偉,9月10日摘取了2017年度「中國諾獎」物質科學獎,並獲得100萬美元獎勵,作為中國量子領域的領導者,潘建偉和他的團隊先後被世界兩大學術期刊《自然》、《科學》報導。

8月10日淩晨,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圓滿完成了三大科學實驗任務:量子糾纏分發、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金鑰分發。

為了實現量子隱形傳態,潘建偉團隊專門挑選了海拔5100米的西藏阿裡站,最終試驗結果均以大於99.7%的置信度超越經典極限,如果用同樣長度的光纖重複這一工作,需要3800億年——也就是宇宙年齡的20倍。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快速發展,必將促使西方絕對領先的通信技術快速落後,中國已經成為了量子通信技術的全球領跑者,並且有可能會在未來5年引領量子空間競賽,或許不久後西方就會花大價錢向中國購買量子技術。

殲-20戰機之父——楊偉,作為中國最年輕的飛機總設計師、「中國先進戰鬥機之父」宋文驄的弟子,楊偉主持設計的殲-20戰機已經成為了中國萬眾矚目的明星武器,其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關注。

不僅如此,在年初的時候,楊偉接受採訪時表示,「殲-20不過只是開胃菜,中國正在研製的第六代戰機,才是『星球大戰』中的厲害角色,它會讓部隊感到滿意,讓民眾感到震撼,讓對手感到害怕,讓業內感到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正是因為有這些「國寶」科學家的存在,所以中國人才能夠有底氣的、自豪的說出一句霸氣的話:領先就領先美國!對於有些膝蓋跪久了、生根了的人,惡意詆毀祖國的英雄,詆毀祖國的「國寶」科學家,造不出來要噴,造出來了也要噴。老狼只想說:請先自己照照鏡子,你又為祖國做了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477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