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戰略軍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戰略軍事
眾所周知,美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事力量,在世界各地擁有超過200個海外基地,其太平洋司令部即使單獨拉出來都具備匹敵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以西太平洋地區為例,美軍在韓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地都擁有軍事基地和駐外部隊,以日本橫須賀軍港為例,是第七艦隊的主要母港,常年駐紮有美海軍核動力航母和攻擊核潛艇。
近些年,隨著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政策的推進,美軍逐漸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了亞太區域,包括里根號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密西根號巡航飛彈核潛艇、洛杉磯級核潛艇、瀕海戰鬥艦、B-2隱形轟炸機、F-22和F-35隱形戰機等美軍最先進最強大的武器都在亞太地區輪番部署。毫無疑問,這些武裝到牙齒的部隊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威脅,對手一方面藉助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堵住進出大洋的通道,另一方面則呈現出一種進攻態勢,中國需要把大量軍事力量用於近海防禦,這樣一來自然就無暇他顧。
應當說,這個算盤打得還是很精明的,但是到了21世紀,戰略威懾已經不僅僅只靠數量優勢了,雖然美軍的軍事基地和武器環繞中國,但中國也並非絲毫沒有反擊的手段。
隨著飛彈技術的發展,高超音速飛行器成為了中美不約而同的研發重點,美軍在近些年研發了X-43A高超音速飛行器、X-51A乘波者空間再入飛行器、HTV-2高超音速飛行器等多個項目,希望率先擁有打透目前所有防空系統的能力。然而,美軍的這三個項目都沒有獲得成功,由於這些設備的技術跨度過大,驗證階段的技術並不穩定,因此走了不少彎路,據統計,美軍這三款高超音速飛行器一共進行了7次試驗,只有X-51A在一次試驗中達到了5馬赫,跨過了高超音速的門檻,其他都沒有達到高超音速的水平。
反過來看中國,我們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項目卻一路順利,中國最早在2014年首次發射了高超音速飛行器,實驗獲得了初步成功,美軍對其非常重視,特意將這款試驗中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命名為「WU-14」,認為這款飛行器的速度達到7馬赫,未來則可能達到10馬赫。
隨後中國又進行了6次試驗,令人意外的全部獲得了成功。據透露,中國將這款高超音速飛行器「DF-ZF」。該高超音速飛行器可以通過東風-31A和東風-21兩款平台發射,在東風-41完全形成戰鬥力後也可以進行整合,如果按照10馬赫的速度計算,僅需要1小時就可以飛行1.2萬公里,也就是說中國屆時將具備在1個小時內將這款高超音速飛行器送到世界任何地點的能力。
軍事專家表示,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將是打破「島鏈封鎖」的撒手鐧手段,雖然在中國周邊各種軍事基地密布,但在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打擊下,目前尚沒有任何一種防空手段能打包票攔截,更重要的是,由於整合了中遠程彈道飛彈,中國完全能夠在西部發射,在本國上空範圍內完成加速,這樣一來就更無法被攔截。
鐵路第一次登上戰爭舞台,就很好地闡釋了「兵貴神速」的兵家思想。現今的中國早已經構築了四通八達的高鐵網,在核武、超音速武器等新科技出現的今天,高鐵對中國而言還能發揮應有的軍事作用嗎?
高速鐵路,為我軍的戰略機動提供了新的方式,我軍機動速度將會隨之顯著加快。無論哪個戰略方向上發生情況,都可以通過高鐵快速地運送部隊,往往可以與空運的速度相比。經過歷次大裁軍之後,中國軍隊總員額已大大下降,雖說依然規模很大,但是扣除非作戰單位之後,作戰部隊的規模並不大,可以充當戰略預備隊的兵力更少,與中國廣大的國土相比,更顯得嚴重不足,也因此提高戰略機動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人對於中國高速鐵路可以說心存懼怕之心,從經濟上說,這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之成果,美國根本沒法在這方面比。論到高鐵運營里程,美國比不了,論到高鐵技術,更比不了。從軍事上說,這意味著,中國擁有強大的戰時運力,遠超出美國人的想像力了,海量部隊及物資裝備可瞬間淹沒任何對方。
在核威懾條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戰爭,高鐵運輸能力的強弱,仍然直接關係到軍事力量投送的效率和質量。而且中國的陸地面積方圓近千萬平方公里,東西、南北國土跨度均超過5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陸地邊界線,又與14個國家在陸地上接壤。要在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進行快速有效的軍事調遣與部署,高鐵依然是重中之重!
還在十幾年前的時候,中國的城市之間沒有高鐵相連,轉眼間,中國已有2萬多公里的高鐵,比世界上所有高鐵里程加起來還多!到時候,中國「四縱四橫」的高鐵線路格局將更加盡善盡美,在戰爭時期將轉化成恐怖的運兵能力,使各大戰區可實現百萬級的軍力支援,可以說誰敢犯我,必定有來無回。
中國的高鐵不止運兵這麼簡單,它還擔負著中國核反擊的重任。這就是「死亡列車」!即將東風洲際飛彈搬進火車車廂里,利用高鐵來進行戰略機動,具有隱蔽性強,反應快,機動範圍遠,受限少生存率高等優點,西方的衛星根本奈何不得。
東風-41洲際飛彈採用公路鐵路機動平台,加固地井發射兩種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機動平台為陝西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sx-4320重型牽引車,集儲存-運輸-發射一體化三用拖車,飛彈置於拖車的彈艙內,在運輸狀態下呈封閉狀態,拖車裝有兩扇對摺艙門,發射前艙門開啟,飛彈通過液壓裝置起豎發射。東風41彈道飛彈均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動力,其載車能在公路進行機動,提高在敵方發動第一次核打擊時的倖存力。另一方面,該型飛彈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若配用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方式進行攻擊,以西方技術是無法進行攔截的。這就是說,中國採用高鐵運輸和發射DF41飛彈的話,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跟蹤這一飛彈的發射點。而DF41的射程覆蓋美國全境,一旦發生戰爭,美國根本沒有辦法對DF41進行早期預判,只有飛彈接近美國本土,再啟動反導系統,已經晚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472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