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一代艦載機大猜想:殲-20 or 殲-31?

Alinna ...| 2017-09-19| 檢舉

文|風火霄煙

 

 

殲-15作為中國航母的第一代艦載機已經在001級航母上服役,而002型航母建成之後,特別是航母開始採用彈射起飛方式,自然對艦載機也水漲船高地提出了新的要求,那麼和下一代航母相適應的艦載機會是什麼樣?

 

 

到底是殲-20還是殲-31

 

 

 

 

在中國海軍第一代航母001型和001A型上的艦載機是殲-15,這是中國在蘇俄蘇-33原型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戰鬥機,在技術上和蘇-33是同一水準,按照戰鬥機的劃代標準,屬於三代機。當前世界其他國家的艦載機,比如美國是F/A-18,充其量也不過是三代半的水準,因此在技術上殲-15基本上不算落後。但是美國最新建成的航母「福特」號就將搭載F-35C,日本剛剛服役的准航母「加賀」號也計劃裝備F-35B,這些都是四代機,在技術上領先殲-15整整一代,而且美國的「福特」號還很有可能搭載X-47B艦載無人機,無人機在空戰格鬥時能夠做出比有人機過載大得多的高難機動動作,對有人機無疑占有更大的優勢。因此,殲-15將要面臨極為嚴峻的局面。同時,中國海軍下一代002型航母建成之後,也會對艦載機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下一代艦載機的裝備就為期不遠了。

 

 

 

 

下一代艦載機自然也必須是四代機,中國目前四代機主要就是殲-20和殲-31,其中殲-20即將全面服役,殲-31則還在試飛過程中。這兩款飛機中,殲-20是重型戰鬥機,殲-31則是中型戰鬥機,正好形成高低搭配取長補短。作為艦載機,兩款四代機都有可能,殲-20本身是具有良好飛行性能,尤其是航程大,載彈量大,這兩大優勢對於航母艦載機來說,更是意義重大。此外殲20的航電系統相當先進,足以保證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在現代化空戰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另外,具有鴨翼氣動布局的殲20具有更優異的低速性能,更加適合在航母上起降,而且殲-20的大推重比使得殲20無論是彈射起飛還是滑躍起飛,都更具優勢。所以有人認為殲-20縮短機身,重新設計翼面,增加翼展、展弦比和襟翼面積,再進行和艦載機相匹配的結構強度優化,這樣改進後的殲-20H型「艦龍」將是具有強大作戰能力的下一代艦載機首選。

 

 

 

 

圖2:在航母甲板上的殲-20。

 

 

而相對來說,殲-31不但同樣具備出色的隱身性能、機動性能和航電系統,而且據說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未來作為艦載機的需求,躋身機構和起落架就有強化設計,已經具備艦載機的潛力。特別是外形尺寸和飛機重量都比殲-20要小,也就意味著在有限的航母空間,在相同情況下能夠搭載數量更多的殲-31,因此也有人認為殲-31B型「海鷹」也是下一代艦載機的有力競爭者。

 

 

當人們對下一代艦載機的關注都聚焦在殲-20和殲-31兩款四代機上,往往會忽視無人機。當今世界上無人機的發展也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而中國目前在無人機領域並沒有被拉下,也是處在世界前列,在歷年的珠海航展上,就多次展出過多種款式多種用途的無人機。根據官方的報道,現在中國海軍就已經在實戰演練中使用無人機,可以執行戰場偵察、電子對抗、通信中繼等多種任務,並且已經初步實現了在驅逐艦、護衛艦上搭載艦載無人機。

 

 

 

 

圖4:航母搭載艦載無人機也是發展的趨勢。

 

 

有了這些基礎,繼續開發艦載無人戰鬥機、艦載無人攻擊機和艦載無人反潛機,在技術上應該沒有太大的障礙。完全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海軍也必然會裝備類似美國X-47B那樣的無人戰鬥機。可不要小看無人機,除了載彈量不如有人機外,在續航力、機動性等方面無人機的優勢都是有人機望塵莫及的,而且不會有人員傷亡的顧慮,更適合執行危險性更高的任務。而中國海軍下一代航母如果採用電磁彈射的話,對於無人機的起降更是不成問題。要是在航母上形成有人機和無人機混編的體制,將有人機和無人機有效地結合起來,就能發揮出更大綜合作戰效能。所以,在討論下一代艦載機的時候,艦載無人機也是不應該被忽略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432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