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國產GL5型坦克主動防禦系統可謂是紅極一時,成為中國裝甲技術的新銳科技。近日,該系統總設計師賀炳坤在接受《現代兵器》雜誌採訪時,再爆黑科技——該系統不但能夠攔截直接發射過來的反坦克飛彈、火箭彈,居然還能夠有效防禦攻頂彈。
這就意味著美國引以為傲的「標槍」攻頂反坦克飛彈也變成了毫無用途的燒火棍。

圖片:中國最新型GL5主動防禦系統,可以有效攔截各型反坦克飛彈、火箭彈。
說到攻頂式飛彈,大家應該還記得「裝甲與反裝甲日」活動中的紅箭-12、紅箭-10反坦克飛彈,觀眾跟著導引頭視頻回傳圖像看著飛彈從天而降,擊中坦克。
隨著坦克裝甲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以「喬巴姆」裝甲為代表的復合裝甲的出世,甲-彈爭鬥的天平開始向「甲」的一方傾斜,復合裝甲使破甲彈的威力大打折扣。傳統「正面硬攻」的破甲方式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採用聚能破甲戰鬥部的反坦克飛彈威力大減。所以這催生了攻頂反坦克飛彈。

圖片:瑞典「比爾」反坦克飛彈是世界上第一種攻頂式反坦克飛彈。
瑞典在1979年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種攻頂反坦克飛彈RBS-56「比爾」,於1987年裝備部隊。
該飛彈採用目視瞄準、紅外自動跟蹤、有線傳輸指令制導方式,射程2000米。它的特點是採用了先進的斜置式空心裝藥戰鬥部,可以在飛行到坦克上部的時候通過傾斜向下引爆彈頭擊穿坦剋薄弱的頂裝甲,破甲厚度可達800毫米,足以擊穿當時蘇聯的所有型號主戰坦克頂部裝甲。
這種「掠飛」型攻頂飛彈技術也被美國用於改進「陶」式反坦克飛彈。

圖片:與「比爾」飛彈不同,美國FGM-148「標槍」反坦克飛彈則採用的是高拋彈道攻頂打擊方式。
除了「比爾」、「陶」改進型等採用的「掠飛」打擊模式外,美國的FGM-148「標槍」反坦克飛彈則採用的是和中國紅箭-10、紅箭-12一樣的高拋彈道攻頂模式。
玩過某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朋友應該能夠體會到這種飛彈打擊方式的特殊性。

圖片:「標槍」飛彈從天而降擊中靶標坦克。
面對攻頂飛彈的打擊,蘇聯曾經將爆炸反應裝甲安裝在炮塔頂部,以加強防禦能力,但總體來說防禦能力仍然不足以抵擋從天而降的飛彈打擊。

圖片:T-90坦克頂部安裝有「接觸」-5反應裝甲,但仍然不足以抵擋攻頂彈的打擊。
那麼國產GL5主動防禦系統如何防禦攻頂飛彈呢?
據賀炳坤總設計師介紹:GL5採用調頻連續波小型雷達,雷達水平探測範圍90°,俯仰探測角度為20°,100米距離上的探測高度超過30米,能夠有效探測到「標槍」這類高拋彈道的反坦克飛彈,更不用說是採用「掠飛」彈道的「比爾」、「陶」式攻頂反坦克飛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414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