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貴資源稀土出口後,大部分流入了日本的口袋

Alinna ...| 2017-09-17| 檢舉

文|輕聽風言云雨

日前,據呼和浩特海關發布的消息,2017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稀土共出口5029.9噸,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對日本出口稀土2510.3噸,增加1.9倍,占同期內蒙古自治區稀土出口總量的49.9%。顯然,日本已經成為了中國稀土的主要收購國。

稀土,泛指稀土元素氧化物,即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 到71 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Sc) 和釔(Y)共17 種元素的氧化物。在已發現的250多種稀土礦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礦物,適合現今選冶條件的工業礦物僅有10餘種。

日本是中國的稀土的主要收購國,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稀土資源匱乏和稀土的極高的利用價值 。

由於特殊的原子結構,稀土家族的成員非常活潑,且個個身手不凡,魔力無邊。它們與其他元素結合,便可組成品類繁多、功能千變萬化、用途各異的新型材料,且性能翻番提高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在軍事、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工業味精」、「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飛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

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雷射、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于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同時,日本對稀土有著極大重視與早期布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的稀土企業即開始進行全球專利布局,日本企業在稀土行業中的有著專利權封鎖。日本在與稀土有關的金屬專利中已有上千項之多,而中國僅一百之多,所以日本進口大量稀土也是為了更好的再次出口做準備。日本沒有稀土礦,所需稀土全部依賴進口,卻身為世界稀土消費和生產、出口大國。顯然,日本比中國更有遠見。

稀土資源屬於國家戰略資源,而稀土開採屬於重污染行業,按道理說,應該對稀土企業應當收取高額的資源稅、環保稅,不能讓資源出口,而把污染留給國內。甚至於說禁止稀土出口,只維持國內生產以及研發所需的產出規模,或者乾脆從國際市場購買。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大規模出口稀土,一度採取過出口退稅這樣的鼓勵政策。後來,中國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供應著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而且我們保護稀土的措施手段粗糙、政策愚蠢,沒有遵守國際博弈的遊戲規則,導致授人以柄,被歐美進行WTO訴訟,國際處境非常被動。

稀土的自然儲量在全世界超過1.5億噸,可開採儲量超過0.88億噸。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時占世界的71.1%,由於無節制的開採與浪費,目前占比卻在23%以下。而稀土儲量世界第一的是美國,占全球稀土儲藏量的40%。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首先,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然後,中國內稀土產業鏈的嚴重過剩,尤其是冶煉分離產能產能規模達到32 萬噸,遠超全球每年的消費需求近3 倍,而真實產量也遠大於政府的生產控制總量。

還有就是中國稀土價格過低。當前純度為99.9%的氧化鈰為18元/公斤,過去最高賣到30元/公斤,有時稀土的價格甚至賤過豬肉。就拿提價的氧化釹來說,它的售價最少應該在110至120元/公斤之間,才能夠補償鑭、鈰、釔和部分重稀土元素積壓造成的損失。

從1990年到 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電子、雷射、通訊、超導等材料呈幾何級需求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並沒有水漲船高。

實際上,中國稀土產品價格長期以來一直受國外商家控制。國外一些有實力的貿易商和企業在低價時大量購進中國稀土產品,價格上漲時則停止採購、使用庫存,待再次降價時再行購進。這就逼著國內企業競相降價出售。國外都是大買家,而我們是100多家企業對外銷售。中國出口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寶貴的稀土短線產品釹、鋱、鏑、銪等低價外銷,而鈰、鑭、釔等大量積壓,企業在微利線上掙扎。

不得不說,中國稀土現狀堪憂。

其實,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稀少,總的克拉克值達到了234.51%,比常見元素銅(克拉克值10%)、鋅(克拉克值5%)、錫(克拉克值4%)、鉛(克拉克值1?6%)、鎳(克拉克值8%)、鈷(克拉克值3%)都多。舉例來說,地殼中平均含量最高的稀土金屬是鈰,它比銅更常見;最罕見的稀土金屬是銩,它比銀更常見。

而且,稀土的用量實際上市很少的,全球一年只需要12萬噸,這是非常小的用量,其中還有很多是被有戰略遠見的國家儲備起來的。但由於主要用於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合金、特殊材料等,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戰略性礦產資源,因而各國對於其極為重視。

 

總之,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稀土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和嚴峻的開發現狀。有關各方應相互合作,綜合性地解決各種問題,為中國在未來的稀土領域中占得先機。作者:輕聽風言云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405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