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血軍事
原標題:史上最慘烈潛艇事故,全部官兵被活活壓死
面
[
軍武次位面
]
作者:風林火山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後,世界潛艇的發展就進入了核動力時代。特別是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進行的一系列核潛艇造艦競賽將核潛艇技術推向高峰,但過分追求性能的極限必然會導致較大的技術風險。目前世界各國的核潛艇發生了大量原因多種多樣的事故,這些事故共造成了20艘核潛艇沉沒。在這其中就有16艘來自蘇俄,占到了全部失事核潛艇的80%,其中最慘烈的一次事故就是2000年的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爆炸事故,事故導致全部118名官兵葬身海底,無一生還,成為世界核潛艇事故中最慘烈的一次。
前蘇聯P級核潛艇是史上速度最快的潛艇
庫爾斯克號屬於奧斯卡級巡航飛彈核潛艇
庫爾斯克號屬於俄羅斯海軍奧斯卡2型核潛艇,1992年開工,1995年1月加入俄羅斯北方艦隊,編號K-141,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之一。其水下最大排水量2.4萬噸,主要武器為24枚花崗岩潛射反艦飛彈,以及5365型熱動力魚雷。
反艦飛彈發射筒
艇首魚雷發射管
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參加了俄軍在巴倫支海舉行的演習,當日上午11時25分,正在參加演習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向指揮部報告,發現其假想敵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並準備向其發射魚雷。但此後庫爾斯克號就與指揮部失去了聯繫,起初演習指揮部還以為是庫爾斯克號的通信設備發生故障,但直到8月13日下午,庫爾斯克號依然是音訊全無。此時俄羅斯海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命令所有參演軍艦關閉發動機,保持安靜準備通過聲納來探測庫爾斯克號的位置。一時間巴倫支海一片寂靜,但此時巴倫支海的水下卻死一般的沉寂。
8月14日俄軍的救援部隊終於在水下102的深處找到了庫爾斯克號的殘骸,此時庫爾斯克號的艇首已經消失,大部分艦身內都是冰冷的海水。救援人員只在艇尾聽到了有人敲擊艇壁的聲音,但由於艇體損壞嚴重,隨後的救援工作並未獲得成功。至16日下午,救援人員已經聽不到任何聲音。21日上午,來自挪威的潛水員終於打開了庫爾斯克號的尾艙,但此時尾艙內已經灌滿了海水。
2000年8月21日俄羅斯海軍宣布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難,無一倖存。但庫爾斯克號沉沒的原因卻成為了一個謎團,起初俄軍方認為庫爾斯克號是因為與美國核潛艇相撞而沉沒,因為在演習期間俄羅斯就探測到有美軍核潛艇出沒,並且在庫爾斯克號失事後,就有一艘美軍核潛艇被發現艇首受損,這很可能是與庫爾斯克號撞擊留下的痕跡。
面目全非的庫爾斯克號
但隨著2001年10月8日庫爾斯克號的殘骸被打撈出水,真相終於浮出水面。俄專家在對潛艇殘骸分析後發現,在潛艇沉沒前艇內發生了大火,溫度一度高達2000攝氏度,隨後艇內發生了爆炸。調查證明大火是由製造不合格且檢測維護不到位的5365型魚雷燃料泄露導致的。
事故罪魁禍首——6365型重型魚雷
5365型魚雷是蘇聯20世紀60年代研製的熱動力重型反艦魚雷,蘇聯為保證魚雷性能的同時又減低成本,採用高濃度的過氧化氫作為氧化劑,但高濃度過氧化氫及其危險易發生安全事故。其實俄羅斯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但為了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追求最大性能,對核潛艇的安全問題漠視,再加上俄羅斯當時整個海軍處於低迷狀態,對武器的維修檢查不到位,最終導致當日演習中準備發射的5365型魚雷的過氧化氫氧化劑泄露,並引發大火,溫度高達2000攝氏度,魚雷艙內所有官兵瞬間全部遇難,隨後在2000度高溫的烘烤下,魚雷艙內的重型魚雷全部被引爆,將整個艦體炸成兩段。並且大火順著通風管道波及到其他艙室,最終導致整艘潛艇內107名艇員和11名高級將領全部葬身海底。
永遠失去父親的孩子
遇難官兵家屬
庫爾斯克號的慘劇終於讓俄海軍認識到了潛艇安全的重要性,退役了所有過氧化氫魚雷,但是這個代價實在太沉重了。此後永遠都有118個家庭的孩子失去了父親,妻子失去了丈夫,父母失去了兒子。
圖為叛逃艦艇。
1985年3月21日下午,北海艦隊3213號魚雷艇發生叛逃事件,事件造成6名艇員犧牲,2人受傷,叛逃者駕駛3213號魚雷艇奔赴韓國,最終在中方的交涉下,叛徒被韓國遣返。(文字來源:南報網,圖片:資料圖)
985年3月21日下午,北海艦隊快艇第1支隊第61大隊(實為71大隊4中隊)3213號魚雷艇(37016部隊53分隊)作為指揮艇,連同其他5艘快艇出青島軍港前往黃海海面進行訓練,演習於7時20分結束。
在另外五艘魚雷快艇相繼返航後,殿後的3213號魚雷艇上,電訊兵杜新立從艇上的槍櫃中,取出一枝衝鋒鎗與一把手槍,然後將槍柜上鎖,再將手槍交給電航兵王中榮,自攜衝鋒鎗奔上甲板,隨即朝著操作室射擊,代理艇長張曉生首先犧牲,接著杜新立又陸續射殺在操作室中的五名其他幹部,副艇長張維功及輪機長曲振波則受傷倖存。其他船員聽到槍聲紛紛走避,後來集體被杜新立押至船艙。
在韓國警備隊拖航3213號魚雷快艇的同時,22日上午3艘中國軍艦為搜尋魚雷艇進入韓國海域,韓國發現後,派出海空軍予以警告,並作武力示威,但雙方態度均十分克制,未釀成外交事件,中國軍艦隨後退到韓國領海線之外。圖為叛徒叛逃示意圖。
韓國警備隊巡邏艇先將張維功、曲振波兩名傷者,由高志明陪伴,載往群山醫院急救。由下旺嶝島到群山港有三小時的航程。張維功與曲振波兩名傷者住入醫院後,韓國軍警立即在群山醫院採取嚴密的警戒措施,保護他們的安全,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圖為韓國方面的救護車。
23日上午進行了三小時的手術,曲振波左手臂被子彈貫穿,臂骨完全碎裂,經手術後已包紮上石膏。張維功左胸中彈,手術後已取出子彈。圖為被韓國方面逮捕的中國叛徒。
海岸警備隊初步了解艇上發生事故的經過後,於下午將3213號魚雷快艇拖至群山港,杜新立、王中榮以及其餘8名倖存艇員隨艇前往,倖存艇員將艇上船艙鎖上離艇,被安頓在群山觀光旅館。六具死者遺體也送到群山醫院。圖為韓國方面運送遇難者遺體。
中國與韓國方面,隨即通過新華社香港分社和韓國駐港總領事館等外交渠道展開接觸談判,由於中國當時與韓國沒有外交關係,韓國依仗美國對中國要求返還照會置若罔聞。圖為中國代表與韓國代表談判。
經過談判,韓方決定遣返中國叛徒,交接儀式在公海進行,國際各大通訊社全面報道。圖為移交場面。
25至26日,韓國除了對中國魚雷艇進行修護外,並於自漢城運去六具鋁製的棺材,將停放在群山醫院太平間的六具遺體入殮,以便隨艇交還中國。圖為移交場面。
27日零時,杜新立與王中榮被安全人員從床上叫起,換上韓國警備部隊制服,先行移送到群山港的3213號魚雷快艇上隔離。27日晚19時45分,載著張維功、曲振波、高志明的一輛小巴士,首先抵達群山港。三人在安全人員護衛下,隨即登上韓國軍艦。接著一輛救護車,載著六具鋁製棺材,也抵達群山港。圖為移交現場。
剩餘的8名生還者,則搭一輛大巴士,於20時25分抵達港口。杜新立與王中榮兩人則早已被綁在魚雷艇的一個艙內,並有六名韓國衛兵看守。魚雷艇上還載著六具艇員遺體,其他艇員則搭乘以纜繩拖曳魚雷快艇的韓國拖船。圖為移交儀式。
20時50分左右,拖船徐徐拖出群山港。中國3213號魚雷快艇、2名叛逃者、11名倖存艇員、6具遺體在韓國海軍艦艇與拖船護送下,經過12小時海上航行後,於28日上午8時40分抵達會合點。此時中國方面派出的六艘艦艇已在現場等候待命。圖為中國遇難者的棺材。
三名中國海軍人員登上韓國拖船,證實艇員及死者身份後,簽署文檔,表示接到人員及魚雷艇。交還過程自上午10時開始,歷時一個半小時才完成。隨後中國艦艇拖著魚雷艇向青島方向航行,韓國艦艇也返航。杜新立與王中榮被遣送回國後,經軍事法庭審理以叛國罪、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圖為交接儀式現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301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