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巡航者
2015年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向中國哈爾濱天鵝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出售目前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製造廠組裝的別-103型兩棲飛機的生產許可。這意味著中國將引進俄羅斯的別-103飛機的生產線,此外中國還購買了數架更大型的別-200水上飛機。
這兩種飛機可以執行撲滅森林火災、海上快速搜索與救援、水域巡邏以及抓捕水上入侵者等任務,還具備一定的運載能力,那麼在我國有沒有具備類似功能的飛機呢。這個答案肯定是有的,還不止一種,其中蛟龍600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
蛟龍600
主要用於水陸兩棲,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功能,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裝必要的設備和設施,以實現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的需要。飛機採用了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型式;選裝四台WJ-6發動機,採用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
「蛟龍-600」,可實現快速高效地撲滅森林火災和及時有效地進行海難救護。蛟龍600一次汲水12噸時間不大於20秒,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此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米-26能汲水15噸)、日本(日本US-2載人近30)擁有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但無論從航程還是載重量上,AG600都是目前世界最高水平。AG600在軍事上用途廣泛,特別是反潛、反艦能力都是陸基反潛和反艦型大飛機所沒有的。AG600因為要在水面上降落,她的海上的低空性能是波音737改裝的P8所不具備的,P8要在幾百米甚至1000米以上投擲反潛魚雷,AG600隻要十幾米就行。
運12運輸機
運12本身並不具備兩棲功能,需要進行一定的改裝,重要的是運12有許多的特點和作用都非常的相似。運-12飛機,可用作客貨運輸、空投空降、農林作業、地質勘探,小型貨運飛機,森林防護,救護,還可改裝成電子情報、海洋監測、空中遊覽和行政專機等。
2015年7月環球網的一篇報道,哈飛自主研發生產的輕型多用途飛機運十二性能優越,無論在設計、經濟性方面均與水上飛機市場需求高度契合,這說明運12是具備改裝稱兩棲飛機的潛力的。
運-12Ⅱ是運-12系列的首批量產型飛機。改型機於1984年5月首飛成功,動力裝置為2台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生產的PT6A-27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台功率462千瓦,單台功率456千瓦(620軸馬力)。於1985年12月24日獲得國家型號合格證,1986年12月獲得生產合格證,1990年6月獲得英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到1993年5月和外商共簽訂52架訂貨合同,已交付33架。國內銷售20架。飛機單價250萬美元(1993年)。
該機為17座客機,並有其它專用型號,如VIP飛機,通勤飛機,小型貨運飛機,森林防護,空中測量,海上巡邏,地質勘探,救護和跳傘等。
水轟-5和運-5則是作為更早一代的兩棲飛機了,這裡就不給一一做介紹了。
網上有不少關於中國國產的蛟龍600個頭更大,一旦服役將成世界第一大水上飛機,為何還要進口一款俄國貨?其實個人認為這個和用途主要有一定的關係,像別-103水陸兩棲飛機可以作為民用型的,因此引進也不見得奇怪的,他能夠讓許多富豪們有更多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270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