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打仗最不要命國家排行 中國名次驚人

Alinna ...| 2017-09-05| 檢舉

【導讀】:   以色列軍人以戰鬥力卓著聞名天下,那麼請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他國軍人的吧!   以...

   以色列軍人以戰鬥力卓著聞名天下,那麼請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他國軍人的吧!

 

 

   以色列的排名單:

 

 

   第八名:古巴:小國家、大雇傭軍團。安格拉內戰

 

 

  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兼國務委員會主席和部長會議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為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

 

   古巴軍隊

 

 

  革命武裝力量部為政府中一個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也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負責武裝力量的指揮和管理,下設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後勤部等機構。

 

 

   革武部部長由古共中央第二書記兼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勞爾·卡斯特羅大將兼任。

 

 

   革命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軍。

 

 

   海軍、空軍和防空軍自1993年起已不再為獨立軍種,就地被編入陸軍三大軍區。

 

 

  准軍事部隊由勞動青年軍、民防部隊、地方民兵以及國家保安隊和邊防警衛隊組成。總司令通過革命武裝力量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和指揮。

 

 

   軍力

 

 

   古巴政府軍稱為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現役部隊5.8萬人,預備役陸軍3.9萬人。

 

   古巴軍隊

 

 

   導彈危機古巴導彈危機(英語:Cuban MissileCrisis),又稱加勒比海導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前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

 

 

 

   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前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

 

 

   在世界史中人類從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場核戰爭的邊緣。

 

 

   與中國的關係

 

 

   

古巴是西半球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960年9月2日,卡斯特羅主席宣布古巴斷絕與台灣的關係,表達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意願。同年9月28日,中古兩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確認建交。

  第七名:越南:叢林的無賴、跳蚤。跟美、中、法國都較量過。死纏亂打。

 

 

  越南人民軍於1944年12月22日建軍。實行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的三結合「全民國防」體制。

 

 

  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

 

   越南軍隊

 

 

   國家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由國家主席阮明哲兼任,政府總理阮晉勇任副主席。

 

 

 

  陸軍31萬,海軍近3萬,空軍5萬。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年限2至4年不等。年均國防預算約10億美元。

 

 

   制度

 

 

   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併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

 

 

  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

 

 

  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安全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

 

   越南軍隊

 

 

   越中關係

 

 

  中越兩國於1950年1月18日建交,尚未從內戰中恢復巨大的戰爭創傷的中國開始向越南無償提供了累計達幾千億人民幣的資金和幾百萬噸的物資,越南爆發戰爭後,更有大量物資無償贈送給越南並派出大量科技人員幫助越南發展工業,支持越南作戰,最終迫使美國簽訂停戰協議。

 中國一直還以很低廉的價格把礦產品出售給越南。

 

   第六名:日本:盲目崇拜、武士道、東方民族的犧牲精神。對馬海戰、二戰。

 

 

   帝國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的軍隊,即天皇統領下的軍隊;日本侵略中國期間中國稱之為「日寇」。

 

 

  通常指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即日語中的「大日本帝國陸軍、海軍」),日軍曾自稱「皇軍」(現有皇軍、國軍、皇御軍、帝國軍、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等稱呼)。

 

   日本軍隊

 

 

  帝國軍組建於1867年,解散於1945年;最高統帥為日本天皇,由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直接指揮。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

 

 

  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並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Japan Self-DefenceForces,JSDF)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國家軍事武裝力量。正式組建於1954年7月1日,根據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的軍事實力只能維持在自衛所需的水平。

   日本軍隊

 

 

   日本自衛隊屬民兵編製,不是正規軍,因此日本是一個名義上沒有軍隊的國家。

   5、以色列:(有美國佬在後面撐腰等因素,好象無須更多說明)

 

 

  以色列的軍隊由一支統一的以色列國防軍(IDF)組成,在歷史上還沒有其他的軍事部門獨立出現過,海軍和空軍都是由陸軍管轄。

 

 

  也有其他一些准軍事的部門負責不同層面的以色列國家安全(例如邊界警察和內部安全局)。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是在英國管轄時期組織的地下軍隊(Haganah)。

   以色列軍人

 

 

  以色列國防軍是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軍隊之一,並且也被列為世界上訓練最為精良的軍隊之一,在建國半個世紀以來參與了五場主要的大型戰爭和其他無數的小型衝突。

 

 

   在人員上,以色列國防軍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以及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

 

 

  以色列國防軍也大量依賴於高科技的武器系統,以色列國內也有一些專門替國防軍生產和開發武器科技的機構或企業,其他的則進口自國外(大多來自美國)。

 

 

   大多數以色列人(無論男女)都在18歲時被徵召從軍。有些移民也會自願的加入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軍人

 

 

  不過阿拉伯裔的公民則是例外,大多數阿拉伯公民都沒有被徵召,以避免在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開戰時可能爆發的利益衝突。

 

 

   其他不需當兵的還包括殘障人士、已婚婦女、或者出於宗教原因者。男性的義務役是三年、女性則是兩年。

 

 

  以色列國防軍里也有貝都因人等少數族群參與。自從1956年來,德魯茲族群也和猶太人一樣被以色列國防軍徵召從軍。

 

 

   在宗教機構就學的人可以獲得延緩徵召。

 

 

   核武能力

 

 

   以色列是除了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法國五大國之外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第四名:南斯拉夫:巴耳干火藥桶、小國家引發兩次世界大戰。

 

 

  14世紀時塞爾維亞曾經是巴爾幹最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後至19世紀,巴爾幹半島在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在奧地利帝國(後為奧匈帝國)和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下。

 

 

   1878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獨立,相繼成立王國。

   南斯拉夫軍人

 

 

  1918年12月1日,在貝爾格勒正式宣布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亞歷山大親王任國王后,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的國家名稱。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分別被德國、義大利法西斯佔領。狄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軍隊,擊敗法西斯,並於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1963年南斯拉夫通過新憲法,並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6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組成。

   南斯拉夫軍人

 

 

   1980年狄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早在七十年代,歐共體(即歐盟)願意立即接納南斯拉夫為其成員國,只要南斯拉夫放棄共產黨一黨執政即可。西方此舉意為改變其一黨執政狀況為多黨制。

 

 

   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米洛舍維奇依舊拒絕了西方的以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獨立為目的的經濟誘惑。

 

 

  西方為了徹底削弱共產黨執政的南斯拉夫,採取了外部經濟制裁和內部分化瓦解的策略:在南斯拉夫與鄰國邊界處增派觀察員,監督對南斯拉夫的經濟制裁和禁運;支持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與塞爾維亞鬧矛盾和尋求獨立,從內部打垮米洛舍維奇。

 

 

   因為西方的不斷衝擊,加上南斯拉夫被迫接受的多黨制制度,致使南斯拉夫徹底走向了分裂。

 

 

  1991年-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宣布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宣告解體。

 

 

  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個共和國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3、俄羅斯(前蘇聯):侵略成性、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二戰表現出色。

 

 

   俄羅斯是傳統的軍事強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龐大的核武庫。

 

 

  俄羅斯軍隊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和美國一樣擁有著全球最強大的核武庫。2011年俄羅斯軍費開支為641億美元,俄羅斯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

   俄羅斯軍人

 

 

   它的武裝力量主要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大軍種由戰略導彈兵、太空兵、空降兵三個兵種組成。

 

 

  武裝力量中軍人數量為113.4萬人。武裝力量除正規軍外,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

 武裝力量由議會、總統、政府按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共同指揮,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年,其它士兵一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

 

 

   俄海軍擁有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獨立區艦隊。

 

 

  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1993年11月,葉爾欽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取消了「合理足夠」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1%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

   俄羅斯軍人

 

 

   1997年12月公布《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經濟危機,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

 

 

   2000 年1月,代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新的《國家安全構想》,視俄內部經濟危機和民族分離主義為國家安全最主要的威脅,強調來自外部的威脅也日益加大,將過去只有在國家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使用核武器,調整為在受到外來常規軍力入侵時就可以動用核武器以先發制人。

 

 

  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質事件後,普京總統責成國防部總參謀部修改俄軍事學說和國家安全構想中關於軍隊使用部分,俄政府已開始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特點,對軍事理論和國家安全學說進行新的調整。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很快成為了世界強國。

 2、中國:

 

 

   我國排名第二:戰略、戰術理論最多、以劣抵強、善於習、東方民族的犧牲精神。二戰、韓戰、越戰。

 

 

   被以色列極力推崇的是我國的戰術以及東方民族的犧牲精神。

 

 

  解放軍主要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主要擔負防衛作戰任務,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協助維護社會秩序。

   中國軍人

 

 

  中央軍委通過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對解放軍實施作戰指揮和建設領導,全國劃分為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個軍區。目前,解放軍的員額為230萬人,其中陸軍170萬人、海軍25萬人、空軍40萬人、第二炮兵9萬人。

 

 

   陸軍

 

 

   兵力:170萬

 

 

   坦克:8000輛

 

 

   大口徑火炮:15000多門

 

 

   直升機:300架

各型坦克:650餘輛99式主戰坦克裝備情況不明90II式主戰坦克300輛85II/III/88式主戰坦克484輛80式主戰坦克519輛79式主戰坦克1700輛69式主戰坦克3000輛59式主戰坦克6000輛62式輕型坦克1200輛63式水陸兩棲坦克800輛

 

 

  各型裝甲車:6000餘輛90式履帶裝甲車89式裝甲輸送車WZ523輪式裝甲車WZ551輪式裝甲車85式(YW531H)履帶裝甲車85式(YW309)步兵戰車86式(WZ501)步兵戰車77式水陸兩棲裝甲車63式(A531)履帶式裝甲車56式(BTR-152)履帶式裝甲車55式(BTR-40)履帶式裝甲車NVH-1步兵戰車(未裝備)NFV-1步兵戰車(未裝備)

   中國軍人

 

 

  各型火炮:16000餘門WA021式155mm加榴炮,203mm加榴炮,203mm自行榴彈炮,86式152mm加農炮,85式152mm自行加榴炮,66式130加農炮

 

 

   解放軍陸軍主力,170萬人,由18個集團軍組成。

 

 

   人員組成為:7個甲種軍(其中包含1個空降軍),50萬人,全摩托化,裝備現代化,全訓;

 

 

   11個乙種軍,80萬人,非全訓;

 

 

   50萬地方部隊;

 

 

   30萬後勤。

  空軍

 

 

   兵力:40萬人

 

 

   飛機總數:3000多架

 

 

   第三代戰鬥機:400架

 

 

   第二代戰鬥機:約580架

 

 

   中型轟炸機:350架

   中國軍人

 

 

  解放軍空軍的組織序列由軍區空軍、空軍軍、師、團(場站)、大隊編成。空軍根據武器裝備和擔負的任務,主要分為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導彈兵、空降兵、雷達兵等兵種。目前,空軍員額約45萬人,擁有30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蘇27、殲10、飛豹等第三代戰鬥機、戰鬥轟炸機接近400架,轟6中型轟炸機約350架。

  海軍

 

 

   航母:1艘(遼寧號)

 

 

   中國軍人

 

 

   兵力:25萬人

 

 

   大中型驅護艦:53艘

 

 

   現代化潛艇:42艘

 

 

   作戰飛機:400架

 

 

  解放軍海軍按艦隊、海軍基地、水警區編組,下轄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海軍基地通常隸屬於艦隊,下轄水警區和艦艇部隊等。海軍按照裝備和擔負的作戰任務,可分為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和海軍陸戰隊等五大兵種。目前,海軍員額約25萬人,擁有53艘大中型驅護艦、42艘現代化潛艇和約600架作戰飛機。

   火箭軍

 

 

   兵力:9萬人

 

 

   洲際彈道導彈:40枚

 

 

   中程彈道導彈:100枚

 

 

   近程彈道導彈:約1150枚

 

 

   巡航導彈:約350枚

 1、德國:日爾曼人嚴謹、勇敢、絕對服從。兩次世界大戰已見分曉。

 

 

  國防政策的最高目標是確保德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並規定聯邦國防軍是一支純粹防禦性軍隊,實施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不掌握和謀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建軍重點是:組織快速反應部隊,制定新軍備規劃,壓縮部隊規模,裁減武器裝備。

 

 

  2003年5月,德國公布新的《國防政策方針》,明確界定德軍的最主要任務不再是國土防禦,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預防和處理危機」,包括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必要時可協助警方在國內執行反恐任務。

   德國軍人

 

 

  2004年1月,德國宣布軍隊改革計劃:裁員並削減開支。2011年5月,德國推出聯邦國防軍第二階段改革計劃,包括將軍隊人數削減至18萬左右,提高海外駐軍人數上限至一萬人等。

 

 

  德國軍隊規模將從截止2014年的22萬人削減至17.5萬至18.5萬,其中包括17萬名職業兵和志願兵。

 

 

   國防軍

 

 

  1956年1月正式建立聯邦國防軍。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為聯邦總理。軍隊和平時期由國防部長領導,戰時由聯邦總理任軍隊最高統帥。聯邦國防軍總監為軍隊最高指揮官。

 

德國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的一員後,負起了防衛中歐的義務。德國基本法第87條a中規定,聯邦國防軍的活動只限於防衛以及救援事務。

 

 

   但是在1990年以後,國際政局起了很大的變化,聯邦國防軍也因著這個變化改變了行動的範圍。

 

 

  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認為基本法所定的「防衛」不只在於防衛德國國境,也包含防止國際間的紛爭及危機等。

 

 

  據此,德國聯邦議院同意聯邦國防軍參與北約的境外活動,聯邦國防軍開始活躍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如1996年至1999年間的科索沃戰爭,亦有參與在柬埔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阿富汗、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利亞、蘇丹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軍事活動及維持和平任務。

   德國軍人

   兵役制

 

 

   德國的義務兵役制斷斷續續地持續了近200年,上一次重啟義務兵役制是1957年。

 

 

   自2010年7月1日起,德國人服兵役時間由9個月減至6個月。

 

 

  根據截止2014年的《義務兵役法》規定,所有年滿18歲的適齡男子都必須在聯邦國防軍服役6個月,而不願服兵役者則必須到養老院、孤兒院等社會機構參加民事服役。

 

 

  2010年12月,德國聯邦政府通過了提案,將於2011年7月1日起取消義務兵役制。聯邦國防軍將由全職士兵、兼職士兵和自願兵役組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261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