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軍情
8月29日早上六點左右,不安分的朝鮮再次發射了一枚中程彈道飛彈,該飛彈飛行最高高度550公里,在飛行了2700公里之後落入了日本北海道以東1180公里處。相對於之前試射的火星14遠程洲際飛彈,這枚中程彈道飛彈實在是算不了什麼?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就是這一枚小小的中程彈道飛彈竟然令美國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在日本部署的愛國者飛彈系統形同虛設。
有媒體分析認為,朝鮮這枚中程彈道能神不知鬼不覺如入無人之境穿越日本上空,薩德和愛國者飛彈均沒有發現其飛行軌跡,則進一步證實了朝鮮的飛彈技術有了不為人知的突破性進展。甚至有專家指出,朝鮮通過這枚飛彈再次應證了朝鮮的飛彈攻擊能力絕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至少朝鮮擁有可打擊到包括首爾東京乃至美國關島的核導能力。
當然,朝鮮的舉動也自然引起了宿敵美國的格外重視。特朗普在獲悉朝鮮成功試射中程飛彈的消息後,也接到了安倍的報告,特朗普和安倍一致表示,朝鮮此舉是前所未見,雙方同意將對朝鮮加壓,並呼籲召開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以加強對朝鮮的制裁。
顯而易見的是,特朗普政府感受到了某種隱隱不安和擔心。而這種擔憂再次促使美軍作出針鋒相對的硬碰硬舉措。31日,就在朝鮮發射飛彈的第二天,美國用反導攔截舉動回應了朝鮮29日的射導行為。
據美媒8月31日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表示,作為防禦系統測試的一部分,美國海軍星期三在夏威夷外海成功攔截了一枚中程彈道飛彈。據透露,這枚中程彈道飛彈從夏威夷考艾島的太平洋飛彈靶場發射,被從「約翰·保羅·瓊斯」號驅逐艦發出「標準-6」型飛彈攔截。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份報道中,飛彈防禦局局長格里夫斯中將表示:「我們將持續發展彈道飛彈技術,以便應對當前出現的威脅。」顧名思義,格里夫斯中將口中所聲稱的「當前出現的威脅」就是來自朝鮮的核導威脅。而在此之前,美國曾首次成功實施了洲際飛彈的攔截試驗。客觀的說,美國和朝鮮隔著廣淼無極的太平洋,朝鮮最遠程的火星14要打到美國本土尚有待驗證,而美國現有的反導能力,足以保護自己不受朝鮮飛彈威脅,但是要保護那些小弟,則顯得力不從心。這次朝鮮飛彈穿越日本北海道上空就足以證明了一點,美國部署在亞太地區的薩德和愛國者缺乏足夠的反導能力。
細思極恐之下,我們不難發現,美國以所謂朝鮮核導威脅為由,在亞太地區完成了重大的戰略軍事部署,其目的就是要圍堵中俄,遏制中俄,維護所謂的霸權利益。另外,美國憑藉這個堂然皇之的藉口大肆吹噓薩德和愛國者的反導性能,公然向小弟出售其薩德和愛國者飛彈系統大發橫財,這背後透漏出美國軍火商的唯利是圖的本性。
如果非要說朝鮮射導對美國有何威脅,那就是朝鮮每次試射飛彈都會導致全球股市震盪,美元暴跌,嚴重衝擊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無形中削弱美國的霸主地位。但朝鮮核導問題歸根到底皆是由美國而起。若非當年韓戰結束後,美國言而無信忽悠朝韓同時消除核設施,而當朝鮮決定消除相關設施之際,美國卻悄悄在韓國部署了大量核武器設備,翻手是雲覆手為雨,美國兩面派的做法當然引起了朝鮮的極大不安和不滿。近年來,美朝雙方更是圍繞核導問題從政治,經濟,軍事全方位爆發對抗。
有分析認為,朝鮮問題的實質是大國博弈,世界格局變化的縮影。朝鮮出於安全利益需要發展核導,美國出於霸權利益反對核導,而背後則是中美俄力量不斷變化相互博弈。未來,美國日薄西山不可逆轉,中俄等多強與美並列於世,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已然改變,這是不容改變的歷史趨勢,也是美國不願看到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