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坦克世界
現代化戰爭中,空軍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著戰場的主導權。因此,防空作戰尤其是野戰條件下的防空作戰顯得尤為重要。中印作為亞洲兩個軍事強國,雙方均裝備了大量第三代戰機。從理論上講,兩國都應該非常注重防空飛彈的研發。然而,事實並非這樣,當看過中印防空飛彈力量對比後,請你一定屏住呼吸,千萬不要笑出聲。
薩姆-3是一款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舊防空飛彈 買武器不差錢,這或許是許多人對印度軍購的第一印象。可是,並非所有部隊都能享受這個紅利。就像印度的防空部隊,它可能是印軍多個兵種里最慘的一支,直到今天為止,都沒有一款現代化的防空飛彈。根據《簡氏陸基防空系統》刊登的數據,印軍目前主要的地面防空飛彈系統依舊是薩姆 -2 和薩姆 -3 系列防空飛彈,以及少量的薩姆 -6 防空飛彈,總數大概 30 多個營。
薩姆-6防空飛彈恐怕是印度防空部隊數得上的「先進」裝備
也許有人認為這個數量已經不少了,那小編就再告訴你一個數據。根據媒體報道,中國光從俄羅斯進口的S-300系列防空飛彈就有將近30個營,而自身裝備的紅旗-2、紅旗-9、紅旗-16、紅旗-22等飛彈數量根本沒有計算在內。同時,印度裝備的防空飛彈已經嚴重老化,且大多採用固定發射模式,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更致命的是,除了老掉牙的薩姆-2以外,印度甚至很難再找出一款射高超過15000米的防空飛彈。可見,印度的防空部隊基本只能維護15000米以下的領空,再往上基本屬於不設防狀態。
印度自行研發的「阿什卡」防空飛彈
既然不採購國外的先進防空飛彈,那為什麼印度軍方不自己研製一款呢?其實,印度還真有一款自主研發的「阿什卡」防空飛彈。秉承「三十年磨一劍」的一貫作風,這款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的防空飛彈於2005年底裝備印軍部隊。研製之初,「阿什卡」飛彈是以薩姆-6為藍本的,在當時而言還是非常先進的。但時至今日,這種防空飛彈的性能早已落伍。儘管這樣,印度相關機構與研發人員依舊確信,「阿什卡」飛彈最終將被發展成為一種集防空、反導等多項功能於一身的先進飛彈,並在某些方面超越美國的「愛國者」防空飛彈。不得不說一句,印度的迷之自信還真是無孔不入啊!
解放軍批量裝備的紅旗-9防空飛彈
與印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研發的多型防空飛彈。由於篇幅有限,這裡就只用近期常常出現在高原演習中的紅旗-9和紅旗-16防空飛彈為例。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紅旗-9防空飛彈不僅擁有30000米的射高和上百公里的射程,更重要的是,它的發射車使用了8×8重型越野卡車底盤,能夠伴隨部隊行進,提供必要的野戰防空火力。同時,紅旗-9還具備一定的反導功能,能夠攔截戰術飛彈和巡航飛彈,從而使得野戰部隊或重要設施的戰場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列車上數量眾多的紅旗-16防空飛彈
光有中高空、中遠程的紅旗-9防空飛彈顯然是不夠的。在中低空、中近程防空領域,中國則研發了紅旗-16防空飛彈。與昂貴的紅旗-9相比,紅旗-16的價格相對低廉,更適合大量裝備部隊。在解放軍近年的諸多演習中,紅旗-16的出場鏡頭遠多過紅旗-9。值得注意的是,紅旗-16的最低射界僅為10米,這意味著該飛彈能夠有效對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標。而它的最高射界則有25000米,可見,這是一款做到了高低兼顧的優秀防空飛彈。
演習中的解放軍防空飛彈群
如果說在空軍方面印度尚有「吹點」,那麼在防空作戰上,印度完全沒有任何自傲的資本,甚至連自保都難以實現。面對21世紀的戰場,僅靠一支裝備老舊飛彈和高射炮的地面防空力量,恐怕潛在對手連戰術飛彈都不必動用,僅靠空軍就能擊敗自詡世界軍事強國的印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208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