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軍事
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的《中國簡報》一直在專門研究探討中國民企生產的無人機對解放軍無人機機隊的意義,認為近年來解放軍無人機力量的發展備受關注,部署的無人機型號日漸增多,趨於過時老舊的裝備開始淘汰,無人機戰力目前仍在健康成長。而且,最有積極意義的是,考慮到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必將會反哺解放軍無人機實力的增長。
圖註:解放軍無人機
《中國簡報》認為,中國最大航空製造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業績增長,有助於增加對無人直升機的投資,這種直升機可在很多民用和更重要的軍事和警察任務中發揮作用,這代表了一種更廣泛的趨勢。通過進一步審視民用無人機的使用,《中國簡報》認為中國未來無人機編隊將進入「民用獨創性促進國防現代化」的變好階段,在無人機市場上,國內國防生產商和專業學術機構都是無人機創新的重要來源,解放軍是最終受益者,解放軍當前和未來的無人機編隊,也將繼續推進。
美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出版的《軍事平衡》中,就列舉了解放軍在役的七種機型,其中約一半是具備一定能力的,而關於另一些更現代化的機型也在推出。例如,據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CATIC)公司目錄顯示,解放軍在役的ASN-105和ASN-206無人機飛行範圍約150公里,最大負載約88磅,通過回收傘就可以著陸。解放軍空軍的無人機能力正在發生大變化,彩虹-5、CH-1長虹無人機、長空-1無人機、哈比無人機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作戰能力,較新的BZK-005和BZK-006/W-6機型更加強大。比如,解放軍的BZK-005、風刃無人機,等等,除了引起了外媒對潛在用途和實際隱形能力的猜測外,也在表明目前對解放軍現代化無人機能力和未來機隊樣貌都很有前途。
圖註:彩虹-4B型無人機
當美智庫認真觀察中國開放市場上的無人機時,會明顯發現那裡的國家支持行業和知識基礎很繁盛,這會對解放軍有利。據美智庫分析,當前有70個軍事研究所設計的52款無人機就進入了市場,這種能力源於國防工業的市場化,中國政府通過此舉來更好地利用民用知識來進行國防現代化。允許私營部門競爭參加武器和國防工程的研究和發展項目開展以來,這一舉措似乎就取得了很大成功。
圖註:「翔龍」無人機
中國民營企業現在約占授權研究和生產武器和其他防禦產品企業的三分之二。此外,國防部指出,「中國正處於建立與國防相關的科學、技術和產業新體系的初始階段,其中大部分軍事潛在能力來自民間。軍民工業合作關係連接公有和私營國防企業的真正橋樑是那些組成中國防務產業基礎的企業,其中很多仍在一定的國家控制之下。多年來,這些國內企業已經為解放軍設計和製造了戰機和其他軍用產品,其中多數企業現在已經開始進軍無人機市場。他們生產的很多無人機民用軍用都可以,這就是傳說中的軍民融合。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軍事無人機MQ-9死神,戰術起飛過程,有的美帝盟友都得不到這種無人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