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30公斤地雷後被炸「四腳朝天」:為什麼反而被各國羨慕?

陳得財| 2017-08-29| 檢舉

地雷作為現代戰爭中暗藏的炸彈,已經成為聯合國被禁止的武器之一。但在真實的戰場上,地雷的身影仍然隨處可見。中東戰場上火力強大且裝置簡單的地雷令人防不勝防,徒增士兵傷亡。因此,研製防雷車來保護武裝人員安全成為重中之重。

防雷車的研製對於運輸士兵有著極大作用。美國MRAP防地雷反伏擊車重達13噸,裝甲可以抵抗炸彈和地雷襲擊,能在遇到地雷時保證車上乘客安全。除此之外對於步槍子彈和穿甲彈也能進有效防禦,但由於過於笨重,十分容易出現事故。因此,輕型戰車的研製是防雷戰車的未來方向。

而中國也開始了對特種車輛的研製,在一次非洲軍事行動中,一輛防雷車踩上了30公斤TNT當量的地雷,導致車輪都被炸飛,車子翻了個身,但是此次挨炸之後卻被外媒發文羨慕,成中國防雷車安全性太高,這是為何呢?原來,雖然車身被炸翻,但是此次是30公斤TNT當量的地雷,是一般實驗的3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防雷車仍然保證了車內人員安全,自然是值得驕傲的。中國的防雷車可以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區戰鬥,跨寒帶溫帶亞熱帶以及熱帶地區作戰,而且對穿甲彈等也是防禦性能強悍。

而印度也曾研製防地雷車,但是在遭遇到了10公斤地雷的時候,地面被炸出大坑,防地雷車已經全面散架變形,車內的假人也面目全非。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防地雷車是最靠譜的。因此,中國軍工製造出來的防地雷車不得不說是值得驕傲的。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在攻占馬里亞納群島之後,擁有了遠程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但是讓美軍感到頭疼的是如果從此處起飛B-2轟炸機,那麼飛機的載彈量只能達到3噸,才能保證飛機的燃油量滿足飛機返程。況且美軍的戰鬥機也沒有能力進行如此遠距離的護航,而完全憑藉B-2轟炸機的高達8000米高空的轟炸,精度十分有限,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效果不大,不能達到震懾日軍的目的。

如今,不少歷史書籍中都喜歡將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投降稱為「無條件投降」,實際上這是欠妥的。按照日本天皇的說法,日本之所以不再打仗,是因為害怕看到人民受苦,因此選擇「停戰」。雖然這種抵賴非常無恥,但美國人確實從日本那裡獲得不少好處,最終沒有把天皇帶上法庭,就從這一點,「無條件投降」便不再成立。

臨近開戰,美軍第28偵察中隊的偵察機以很低的高度冒險對硫磺島實施了偵察,這次偵察拍攝的照片幾乎覆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後來進行激烈戰鬥的所有區域。然而可悲的是,情報中心卻缺乏經驗豐富的情報分析員對這些來自第28偵察中隊的重要照片進行分析評估。因為按照美國海軍的輪換政策,1945年1月,剛剛在關島成立的高級情報中心抽走了聯合情報中心所有有經驗的照片分析人員,這為美軍後來付出慘痛的代價埋下了伏筆。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占領的島嶼的土著居民平時生活非常開放,同時美軍士兵的私生活也一直比較混亂。日本正想利用這個情況對美軍暗下毒手。1943年,太平洋戰爭進入了白熱化,日本已經難以維持多線作戰。因此日本開始著手開展這一武器計劃,並定下這一計劃的代號為「金馬」。日本的那些醫學博士把魔爪伸向了島上的女性,讓他們無一例外都染上性病,然後傳染給美軍士兵,以此來削弱美軍的戰鬥力。

而根據《日內瓦公約》其中的一條規定,兩軍交戰期間,不得射殺醫務兵,即使是當時的德軍也沒有違背這個公約,而日本缺公然違背,從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美軍死亡的人數,此戰美軍陣亡人數達到了6000多人,受傷2萬多人,硫磺島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一次傷亡超過日軍的戰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185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