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美國的基本國策就是擴張、擴張、再擴張!這些年,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謀求更大更強的影響力,幾乎罕有敗績,然而到了21世紀的第17年頭,在東南亞,美國第一次輸了,並且輸得很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2日報道,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維蘭托共同主持中國和印尼副總理級對話機制第六次會議,雙方同意共同維護南海和地區和平穩定,推動中國-東協關係和東亞合作持續深入發展,在國際和地區多邊機制中加強溝通協調。報道指出,雙方同意,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就兩國關係重大問題保持密切溝通,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和"一帶一路"合作,深化防務、執法、反恐、禁毒、網絡、海上、航天等領域合作。而這,只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密切政經合作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贏得南海方向地緣博弈後的一個必然。
8月5日,第50屆東協10國外長會及東協地區系列峰會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如期舉行,中國與東協共同制定的《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獲東協10國外長一致簽批。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中國維護南海主權長期鬥爭的一階段性重大外交勝利。輿論同時認為,從此以後,美國再對南海相關事務進行隨意干預,將失去一個重要法理依據。而就在前幾年,菲律賓的阿基諾前政府曾在美國挑唆下,幾度就黃岩島問題上演鬧劇,甚至幾乎引發中菲之間的重大衝突,這一矛盾隨著在杜特爾特的上台得到有效遏制,菲律賓也從本國的實際利益出發,認識到了與中國進行合作才是正確的出路。
無疑,我們用睦鄰安鄰富鄰的互利政策,用尊重理解包容的真誠態度,打動了東南亞各國。這與中國的崛起也是密不可分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能夠帶給東南亞各國的利益,已經超出了美國——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至少在道義和政治上,美國已經輸了。美國現在的所謂南海政策,其實已經沒了政策,剩下的不過是用它的軍艦巡航挑釁,除此之外,它已再沒有更大作為的空間。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經說過:「南海博弈美國其實已經輸了,因為它太遠了。」誠然,南海不是美國的西海岸,與美國半毛錢關係也沒有。美國人不遠萬里跑到地球的另一面,跑到中國的家門口,和我們比拼影響力,無疑是過於自負。不過,曾幾何時,美國都做到了,而這一次只是它的第一次失敗。當然,這不過是剛剛開始,如果美國不改變它以霸權主義根本的南海政策,以後還會出現更多的敗績。也許,就目前的國際局勢而言,只有主張和平且不斷發展的中國能夠對霸權主義說不,並且能夠在一定的地緣政治範圍內,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企圖形成有效阻擋。這一點,恐怕連俄羅斯也無能為力。
從政治角度而言,烏克蘭和俄羅斯同屬當年蘇聯的加盟國;從地緣角度而言,它和俄羅斯屬於鄰國,從基因角度而言,它與俄羅斯肯定要比美國近得多。但是,即便如此,在美國北約東擴的強勢推進下,俄羅斯已經很難有還手之力,而在俄羅斯周圍,除了伊朗和敘利亞,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倒向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也就是說,俄羅斯已經無力在自己的家門口和美國叫板了。但中國可以,不動聲色的就打贏了一場地緣爭奪戰,使美國遭受了蘇聯解體後的第一次挫敗。它告訴我們,霸權主義並非堅不可摧,和平發展也是力量之源。當然,在朝鮮半島,中美博弈還在繼續。美國之所以迫不及待、躍躍欲試想要再次對朝鮮動武,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再輸一局。不過,隨著美國的衰落,更隨著美國的霸權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恐怕美國還是要輸。
和平發展,天下大勢。無論如何,霸權主義都不能阻擋一個和平的中國的崛起——因為,這是世界前進的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14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