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美國海軍的新一艘遠征移動基地艦順利實現下水。該艦由美國的國家鋼鐵與造船公司建造,滿載排水量高達7.8萬噸,舷號為T-ESB-4,被命名為「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下水之後,「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將實施進一步的舾裝,並展開系泊試驗和海試。
這艘全新的遠征移動基地艦屬於同型船的第2艘,上一艘是「劉易斯•B•普勒」號,後者已經抵達中東地區的巴林,執行前沿部署任務。新艦以二戰英雄赫舍爾•伍迪•威廉士命名。在硫磺島戰役期間,赫舍爾•伍迪•威廉士是一名下士,他身背32公斤重的火焰噴射器,冒著槍林彈雨,對碉堡內的日軍士兵進行清理,為戰友打開了寶貴的通道。1945年10月5日,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被授予榮譽勳章。
「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遠征移動基地艦是艘噸位非常大的戰艦,我國最新建造的國產航母排水量在7萬噸左右。這意味著,它比我國的國產航母還要大。同國產航母相比,「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的結構相對簡單,2016年8月2日鋪設龍骨,到下水時剛好用了1年多一點的時間。
圖為正在船廠建造的「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該艦全長233米,寬50米,吃水7.8米,採用雙軸推進,航速為15節左右,續航力為9500海里。艦配備是5名軍官,96名士兵,以及44名平民水手。除此之外,該艦還可搭載298名與任務相關的人員。
在去年舉行龍骨鋪設儀式的時候,船廠和美國軍方還專門邀請赫舍爾•伍迪•威廉士參加。許多榮譽勳章都是追授的,而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能夠在身前獲得如此殊榮,已經非常難得。這位英雄於1923年10月2日出生,到現在已經有94歲的高齡了,更是顯得稀有。對於海軍陸戰隊來說,他無疑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可同時起降4架CH-53級別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或者是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該艦具備強大的航空保障能力,能夠投送營連級別的部隊。按照計劃,這艘巨艦將配備給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主要部署在太平洋地區。
正在建造中的「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遠征移動基地艦。在美國海軍之中,非常強調英雄傳統,有不少戰艦都是以二戰英雄命名的,這裡面既有將軍,也有普通的士兵。赫舍爾•伍迪•威廉士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兵,他曾3次服役,最終以四級軍士長的軍銜退役。以士兵的名字命名一艘戰艦,這裡邊的分量很值得掂量。
「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遠征移動基地艦的艦尾特寫,兩部螺旋槳已經安裝完畢。同兩棲攻擊艦相比,這種遠征移動基地艦在很多地方都採用的是民用標準,因此能夠節約客觀的經費。而且,它的建造周期也要短很多,因此有不少值得借鑑的地方。
已經入水的「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遠征移動基地艦。該艦和「劉易斯•B•普勒」號一樣,飛行甲板下方有大量的開放結構空間,從外觀上看,猶如巨大的馬廄。同兩棲攻擊艦等作戰艦艇相比,「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無需安裝太多電子設備和分系統,因此系泊試驗和海試很快就會進行,預計明年年初就能夠全部完工。
正在中東地區執行前沿部署任務的「劉易斯•B•普勒」號是首次前往萬里之遙的地方,期間會積累不少經驗。所以有理由相信,「赫舍爾•伍迪•威廉士」號形成戰鬥力的時間會更短。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有著強大的艦艇工業,這種巨大的戰艦如果是在戰爭時期,建造速度還會大大加快,從而提供雄厚的遠洋投送能力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121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