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美最強戰艦在海峽行蹤詭秘 這國終報一箭之仇!

Alinna ...| 2017-08-22| 檢舉

文|張殿成軍情觀察

 

 

近年來,美國海軍的戰艦數量相對較為穩定,這說明預算緊縮對美國海軍的影響相對比其他軍種要小得多。儘管近300艘戰艦的規模足以傲視全球,但美軍認為仍不夠用,如果要同時進行兩場大規模局部戰爭的話,至少需要13艘航母。為此,「福特」號航母未經過充分的試驗,就匆匆忙忙服役,其他戰艦的行動也總是顯得手忙腳亂。

 

 

 

 

剛剛,繼美國海軍「菲茨傑拉德」號與一艘菲律賓商船相撞後,行蹤詭秘的美軍驅逐艦「麥凱恩」號在馬六甲海峽與商船相撞,左舷受損,並導致10名水手失蹤,5人受傷。作為美現役戰力最強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再次發生海上安全事故迅速引發外界關注。外界質疑,曾參加過海灣戰爭和利比亞戰爭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連商船都撞不過,恐不堪大任。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麥凱恩」號驅逐艦舷號DDG56,該艦是1994年7月2日服役的,造價15億美元,標準排水量6625噸,滿載排水量8442噸。該艦裝備有SPS-67(v2)型對海搜索雷達和SPS-73(V)12型導航雷達,這兩部雷達是美國海軍現役主力對海搜索/導航雷達,探測距離遠,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在良好氣象條件下,「麥凱恩」號驅逐艦不難發現5萬公噸,無隱身設計的商船。

 

 

據次推測,兩船相撞較大的可能性是:美艦不顧風險,加速搶行,商船避讓不及,導致相撞。根據國際海上避碰規則規定,兩船在相互橫穿前行航路時,可以從右側看見對方的船隻應履行避讓義務。據此,美艦應主動觀察對方位置並避讓。但從事故結果看,美艦很可能沒有採取充分的避讓措施,錯誤估算兩船航速及相對位置,搶行通過而導致碰撞。當然,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發生在另一方。

 

 

 

 

其實,美艦裝備有先進雷達,並設有瞭望員觀察周圍情況,但卻未提前發現對方船隻並及時避讓,很有可能是艦上值班人員疏忽大意或操縱失誤等因素造成的。但無論怎麼說,一艘先進的戰艦,被一艘商船撞垮,著實諷刺。或許是冤家路窄,這艘商船正是利比亞籍,這也總算報了當年被美飛彈驅逐艦屠*殺的一箭之仇。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特別關注·美「麥凱恩」號軍艦與商船相撞:新聞連結——「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105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