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船都不會開了?美國海軍還是全球第一海上力量嗎

Alinna ...| 2017-08-22| 檢舉

文|雲上的空母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事實。美國海軍的第5航母打擊大隊,應該是世界上最豪華的單個水面部隊。這支部隊除了擁有一艘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還下轄有擁有7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第15驅逐艦中隊,另外配有3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與之相比,美國的其他10個航母編隊要麼是4艘「伯克」級驅逐艦,要麼是「伯克」和「提康」的組合。

 

 

而艦載機方面,第5航母打擊大隊也是實力非常雄厚。4個F/A-18中隊分別為VFA-27、VFA-102、VFA-115和VFA-195,配備的都是後期批次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有兩個中隊為F/A-18E,另兩個中隊為F/A-18F。艦上的預警機中隊為VAW-115,配備的是E-2C「鷹眼」,除了法國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航母上有如此強大的預警機。而且,作為整個打擊大隊的核心,「里根」號航母有十萬噸之巨,這使它能容納更多的艦載機。一般認為,「里根」號航母所搭載艦載機的作戰能力,相當於其他國家單艘航母的1.5~2倍。

 

 

 

 

不算上尚未形成戰鬥力的「福特」號,美國海軍總共擁有10艘現役航母,隨時可保證3艘處於前沿部署狀態。就常規兵力而言,在全球的任何海區,都沒有海軍能夠對其構成實質性的挑戰。在水下力量方面,美國海軍也是得天獨厚的,總共擁有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飛彈核潛艇65艘,以及4艘巡航飛彈核潛艇。在彈道飛彈核潛艇方面,僅有俄羅斯可以同它匹敵。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戰略核潛艇部隊參差不齊,有很多是老艇。而在攻擊型核潛艇方面,俄羅斯未能保持住全核艦隊。

 

 

在兩棲作戰領域,美國海軍總共擁有9艘兩棲攻擊艦,10艘船塢登運輸艦和12艘船塢登陸艦,而且還有類似於「蒙特福德角」號這樣的8萬噸遠征基地運輸艦。對於不少中型國家而言,美國兩棲攻擊艦的噸位就足以讓它們仰望,更不要說巨大的數量差距了。更何況,這些中型海軍很多都是將兩棲攻擊艦當絕對主力使,但在美國海軍之中則不是這樣的。兩棲攻擊艦側重於將海軍陸戰隊投送上岸,然而它們的航空作戰能力很快就會實現升級,在配備F-35B戰鬥機之後,也可以用作中型航母來使用。

 

 

 

 

據統計,美國海軍總共有現役和後備役艦艇459艘。其中現役艦艇238艘,非現役艦艇104艘,支援艦艇50艘,戰略預備部隊有艦艇51艘,後備艦隊有艦艇18艘。在這些艦艇之中,很多都是數萬噸級別的大艦。除現役和後備役艦艇之外,總共有大約70艘艦艇處於規劃和在建階段。然而,在美國海軍看來,這樣的數字是難以令人滿意的。要想繼續保持全球第一海上力量的實力,得繼續擴大現役艦艇的規模。

 

 

美國海軍近年來比較明顯的一個動作是打造擁有355艘現役艦艇的龐大艦隊,這意味著有很大的戰艦缺口。根據美國海軍最新的測算,要達到這個規模,需要10~15年的時間。實現這個規模主要有並舉的兩個途徑:一個是對已有艦艇進行延壽,另一個是繼續建造新型艦補充現有部隊。根據美國海軍的估計,要達成355艘艦艇的規模,總共需要數千億美元的投入,而其中對艦艇進行延壽就得數百億美元。

 

 

 

 

這種級別的投資,容易導致美國忽略掉其他方面。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的7月份和8月份,就有兩艘驅逐艦先後發生同民船相撞的事故。第一次是「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同「水晶」號貨輪相撞,第二次是「約翰·麥凱恩」號同5萬噸級的郵輪相撞,兩次事故造成的損失都不小。「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的維修費用將超過「科爾」號,而「約翰·麥凱恩」號的後方艦體被撞出一個大洞,需要的維修費用也不少。

 

 

其實最近美國海軍的相撞事故遠遠不止這兩起。2017年5月9日,「尚普蘭」號巡洋艦同韓國漁船相撞。2017年1月,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東京灣觸底。2016年8月,「路易斯安娜」號戰略核潛艇同支援艦艇相撞。屢屢相撞,不禁讓外界質疑,是否美國海軍連最基本的開船技能都不會了。

 

 

 

 

然而,美國海軍今年發生的事故不僅僅是撞船,還有兩次水兵掉海事故,其中一次是虛警,另一次是真找不到掉海的那名水兵。除此之外,美國海軍今年也出現多起艦載機的事故。飛機的事故率雖然同大量的出勤有關,但後者並不是唯一的因素,老化和訓練問題也有可能是罪魁禍首。

 

 

「菲茨傑拉德」號和「麥凱恩」號驅逐艦均屬於第15驅逐艦中隊,一個中隊連續兩月發生撞船事故,已經足以令人注目。很顯然,美國海軍最強航母打擊大隊所屬的驅逐艦中隊都能連續兩次犯低級的撞船事故,那麼其他部隊遇到問題也並不奇怪。這很好理解,比如「布希」號航母的F/A-18艦載機就被伊朗無人機在編隊附近戲弄過。導致事故的原因還包括,美國海軍官兵的蠻橫作風、有人資質不合格以及平時的麻痹大意。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前美國水兵的素質是存在著不少問題的。

 

 

 

 

毋庸置疑,美國海軍仍然是全球第一海上力量。但最近發生的種種事故,表明其實力存在著衰退之勢。過度的擴張,問題便接踵而至,發生事故也就不稀奇了。但是,過度的擴張卻未必意味著總體實力的提升,反而對美國海軍的戰鬥力可能是有害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永恆的海洋霸主,比如僅僅在一個世紀之前,大英帝國海軍何等強大,而今天它又是什麼樣子!顯然,這一點對美國海軍同樣是適用的。

 

 

 

如果美國海軍不注重自己的結構優化,只關註明面數據,那麼過度擴張造成相對實力的下降也是必然的。依靠兩洋屏障,美國海軍可以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島周邊海域投送力量,但同時也帶來了局限性,它的航母編隊必須航行到萬里之遙的地球另一面。其他國家只要5~6艘航母就能在世界島周邊海域完成的部署態勢,美國海軍需要10~12艘航母才能做到。而此時,美國海軍擔心自己的相對實力縮小,因此擴大艦艇規模,同時又誘發鏈式反應,對總體實力造成削弱。在未來,美國海軍是全球第一海上力量毋庸置疑,但在其他海軍國家崛起之際,比如中國,其影響力會隨之縮小,這是必然趨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105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