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軍情
南海局勢剛剛消停沒幾天,幾股域外陰風匯聚一起已形成風球即將在南海掀起滔天巨浪。繼美國勾結越南妄圖重新攪亂南海局勢之後,又有兩個毫不相關的域外國家跳出來,妄圖重啟冷戰機制打造亞太小北約,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利用南海問題遏制中國。
據《澳大利亞人報》8月16日的報道稱,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未來有可能巡航南海」,並且還想重啟冷戰時期由英國主導的主要針對當時前蘇聯的「五國聯防機制」,以南海為主要目標實施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此外,澳大利亞為了履行《澳新美安全條約》中的條款,開放達爾文港供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成建制戰鬥部署,首批約200人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抵達澳大利亞,這將使澳大利亞成為繼沖繩之外美國陸戰隊在亞太前沿的有一個重要據點。
在冷戰巔峰期的1971年,為了應付前蘇聯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南下亞太,由英國主導,糾集了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馬來西亞等國簽署了《五國防務協議》,建立了所謂的「五國聯防機制」。主要就是為了幫助馬來西亞抵禦來自蘇聯的威脅。後來,隨著前蘇聯解體,這個防務協定失去目標而變得名存實亡了。而現在,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突然要重啟這個具有濃烈冷戰思維的聯防機制,未來這些成員國將在英國的主導下舉行更多的涵蓋陸海空的聯合演習,並且明確其作用範圍有可能涵蓋南海,而且是以「馬來西亞面臨北方威脅」為假想,非常明顯,那就是針對中國了。
與英國重啟「五國聯防機制」的冷戰機制相互呼應的是,澳大利亞和美國憑藉1951年簽署的老掉牙的《澳新美安全條約》,開始在南太平洋布局,利用海軍陸戰隊出色的機動能力對鄰近達爾文的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實施有效的軍事控制。《澳新美安全條約》再加上英國即將重啟的「五國聯防機制」的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等成員國,還有美國又拉上東南亞的越南,還有原先就不斷攪局南海的日本以及正在和中國發生軍事對峙的印度,這樣,一個勢力範圍涵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南海的亞太版「北約集團」就形成了。
一旦這個由美英兩國主導,澳大利亞當幫凶的亞太版小北約形成氣候,這個強大的反華勢力未來將完全扼守中國通往歐洲和中東地區的主要航線,隨時可以在多個關鍵節點切斷中國的海上生命線,這將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然而,這個看似美麗的夢想,若真想要實現並非易事。
首先是英國本身就是因為脫歐問題受到歐洲各國的孤立混不下去了,因此追隨美國重返亞太本身就為了蹭熱度,增加自身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一旦動真格打起來,最先溜走的必定就是英國,畢竟,皇家海軍僅有的這點家底一旦打光了,首相也就只能下台了。即便是受「五國聯防機制」重點「保護對象」的馬來西亞,目前正在中國的幫助下熱火朝天的發展經濟,根本就不可能傻乎乎的自斷財路去附和英國的那個還死抱著冷戰思維不放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的所謂聯防機制。
而作為打造亞太版北約的主導者之一的澳大利亞,本身就是想利用美國這個世界警長博上位,狐假虎威稱霸南太平洋當世界副警長,但由於經濟過分依賴中國,根本就不敢徹底挑戰中國的底線。早先就因為區區6億美元的牛肉被中國拒接,就把商務部長急的幾乎要跳樓,因此澳大利亞再鬧騰也只能是在中美兩大國中間玩平衡,最大限度的賺取經濟和政治利益而已,一旦迫使中國動真格,澳大利亞必定立馬認慫,這也不是沒有先例的。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東南亞與南海問題相關的國家中,基本上都在準備著和中國合作開發南海資源賺大錢了。因此,無論是美國澳大利亞的《澳新美安全協議》還是英國死抱著不放具有濃烈冷戰色彩的「五國聯防機制」,都不可能會得到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各國的積極響應。至於日本和新加坡也由於各自政府內部的問題,即便是有心為亞太版北約添磚加瓦,但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已經很有限了。因此可以肯定的說,由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妄圖圍堵中國而積極打造的亞太版北約,但由於同床異夢各有各的打算,最終必然就是一場貽笑大方的鬧劇而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