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軍工圈
當美國想通過印度牽制中國給中國出難題的時候,朝鮮也給美國出了一道難題。
而且,這道難題的難度並不比印度給中國的難題小。
我們在分析朝鮮第一次發射成功能夠到達美國阿拉斯加的洲際飛彈的時候,就說過,美國可以威脅朝鮮本土而美國本土不受朝鮮威脅的日子快要成為歷史了。
朝鮮第二次「火星-14」洲際彈道飛彈試射現場
當朝鮮在7月28日晚間第二次成功試射了火星14洲際彈道飛彈,這次飛彈的最大射程超過一萬公里。朝鮮方面表示,本次試射再次驗證了洲際飛彈體系的可靠性,展現了朝鮮具備在任何地點和時間發射洲際飛彈的能力,清楚證明了美國全境都在朝鮮的射程以內。
朝鮮因此具有了威脅美國本土安全的能力。
這種能力掌握在其他國家和朝鮮手裡,對美國來說,呈現出的差別是很大的。因為朝鮮差不多是現在的世界範圍內,唯一敢於公開針尖對麥芒的跟美國叫板的國家。朝鮮國家雖然小,但是朝鮮作為一個國家對外表現的意志力,是最讓美國頭疼的。
果然,在朝鮮實際擁有了威脅美國本土的能力之後,朝鮮就給世界地緣政治博弈提供了新的「腳本」。8月11日外媒稱,朝鮮人民軍戰略軍司令官金絡謙大將8月9日聲明稱,朝鮮人民軍戰略軍正慎重地考慮同時發射4枚「火星」-12型中遠程戰略彈道火箭的關島包圍射擊方案,以壓制和牽制關島主要軍事基地,並向美國發出嚴正警告。
朝鮮這一舉動開啟了世界政治的一個新時代
自從蘇聯解體,美國確立了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之後,就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威脅美國控制的領土,都是美國威脅別人本土,而沒有國家敢於或者能夠公開的不加掩飾的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即使是大國,在發展戰略性殺傷力武器的時候,也沒人聲稱是針對美國的,而朝鮮打破了這個紅線。
新華網8月9日報道,朝鮮代表團7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向媒體散發了署名為朝鮮外務相李勇浩的聲明。聲明稱,朝核問題完全是美國的責任,朝鮮擁有核力量是為了應對美國威脅,但不會對除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脅。美國披露的情報指出朝鮮至少已有了60枚核彈頭。當地時間8日,美國媒體爆料稱美情報部門確信朝鮮已經研製出可以裝載在洲際飛彈上的小型核彈頭。
這樣一來,世界就有意思了。
因為朝鮮擁有了可以打擊美國本土的軍事手段,這一次美朝過招,朝鮮表現的比以往更為自信和主動。以前美國只威脅朝鮮,而朝鮮無法威脅美國本土的格局發生巨變。
這一格局的變化,恐怕不僅僅是美朝之間攻守關係的質變,而是美國在安全方面的全球地位下降的又一棵稻草。如果美國拿不出好辦法讓朝鮮屈服,美國盟友對其控制世界能力的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甚至可以說,這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用兵,中國表態加入巴以衝突之後,美國面對的又一重大考驗。
朝鮮發射洲際飛彈,對中國的作用是整體利好的。
首先,在美國慫恿印度牽制中國,美國要通過中印軍事對峙加劇實現漁翁得利的時候,朝鮮發射針對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可以牽制和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只要中國能夠應對合理,中國完全可以在美朝之間的博弈中,取得制衡美國的最佳效果。
朝鮮本來就是中國制衡美國的重要一張牌,雖然中國現在可打的牌多了,但並不等於朝鮮這張牌失去了價值,朝鮮對中國依然重要,重要到絕不能失去它。
美國對中國輿論戰的最佳戰績之一,就是成功的把對於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地緣緩衝國家妖魔化為全球最壞國家的形象,不但自由主義者不停的詛咒它,連一些民族主義者都在參與對朝鮮的咒罵。朝鮮在中國的形象,是檢驗中國在輿論戰中實際戰力的標尺之一。一個跟中國沒有根本利益衝突,相反在地緣政治互相需要的鄰居被妖魔化這樣,這是中國輿論依然處於危機中的表現。
對一些人來說,朝鮮對中國的地緣緩衝作用,可能只有在中國失去它才能認識到。近代史上,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和侵華戰爭,兩次打掉中國的崛起進程,在地緣方面都是先占據了朝鮮。有些人到了不能容忍談論朝鮮對中國地緣作用的程度,認為罵朝鮮才是正常的。
觀察朝鮮對中國的作用,最簡單的風向標,外看美國對朝鮮的態度,內看公知對朝鮮的態度。如果真是中國的負擔和威脅,朝鮮就會享受日本和韓國的待遇,日本因為釣魚島,韓國因為薩德都威脅到了中國的核心利益,都成為美國的盟友,幾次見過中國的公知罵過他們?相反,中俄因為戰略利益背靠背的互相支持,就被中國公知各種敵視,現實威脅中國利益的日本,就被中國公知要求忘記歷史仇恨,跟中國形成准同盟的俄羅斯,就被拿歷史恩怨用來挑撥中俄現實關係。
朝鮮發射洲際飛彈對中國的利弊分析,要建立在正確評價朝鮮和中朝地緣關係的基礎上。帶有對朝鮮的嚴重偏見,是無法對這一事件形成客觀認識的,只會認為朝鮮又給中國帶來了麻煩。
如何認識朝鮮對於中國的地緣作用?朝鮮在今天中國的地緣利益格局上的地位,僅次於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於中國的極端重要性,是因為,在陸上,它是中國連接中東的最為可靠最為便捷的通道,在海上,是中國解決印度洋航線安全困境極為重要,看看瓜達爾港的位置就很清楚。巴基斯坦是中國對外進攻最重要的戰略支點。而朝鮮因為接壤中國的東北,又可以通過海上接近中國政治最重要的京津地區,朝鮮於中國,則是戰略防守最重要的屏障。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客觀的分析朝鮮發射洲際飛彈對中國的影響而不得不花大量的篇幅普及被對手的輿論戰話語權遮蔽的真相。朝鮮這張牌能不能打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人消除對手通過長期輿論戰帶給我們的偏見。
朝鮮發射洲際飛彈的目的,朝鮮已經鮮明的表達清楚了,就是針對美國。
朝鮮發展核武是為了針對美國,中國公知把它渲染為是對中國的威脅。而印度發展核導,明確說明是針對中國,就見不到中國公知對印度的批判。中國公知站隊的標準是美國的利益,我們實在不應該跟著他們的步調走。朝鮮擁核確實不太符合中國的利益,但也絕不能說成是針對中國的。朝鮮發展核導是為了應對美國威脅的自保行為。歷史上,要不是美國的兩次違約,朝鮮早就完成了去核過程,朝鮮說朝核問題完全是美國的責任,在歷史上是可以找到事實支持的,至少主要責任應該歸美國。
美國逼出了朝鮮的核導,現在美國開始品嘗這一苦果了。朝鮮擁有了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之後,就開始在安全問題上跟美國針尖對麥芒了。
朝鮮是一個有能力就敢使用的國家,只要美國不敢對朝鮮動武,那朝鮮就是美國的問題。而根據現在的形勢看,隨著朝鮮擁有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美國對朝鮮的態度是不斷軟化的。
朝鮮像一根魚刺一樣卡在美國的喉嚨里,那種酸爽的感覺只有美國人自己才能體會到。朝鮮已經能夠威脅美國,而美國對朝鮮的辦法越來越少,在朝鮮實質擁有對美國本土的打擊能力之後,對朝鮮動武的時間窗口也正在關閉。中俄都不會允許美國在對朝鮮動武,中國不允許在朝鮮半島生戰生亂的立場依然有效,而美國和朝鮮處於非常緊張對峙時,普京打電話給朝鮮領導人表示對朝鮮的支持。不出動地面部隊,美國動武能給自己帶來的積極效果也極為有限,而一旦被中俄拖住,會再次變成美國的泥潭。而且,最擔心對朝鮮動武,堅決出來阻止美國動武的會是韓國。在四月危機中,韓國就表態反對動武,這次美朝對撕,韓國總統15日又出來表示,未經韓國同意,任何人不得在朝鮮半島動武,這話顯然是說給美國聽的。
美國人自己對動武的思想也不統一。最近特朗普回應朝鮮:如繼續威脅美國,它將遭遇烈焰與怒火。美參院重量級人物麥凱恩就批評他說:我見過的領袖,除非準備好行動,否則不會恫嚇威脅 。這話也露了美國的底,特朗普是在虛張聲勢,美國根本就沒做好動武的準備。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和國防部長馬蒂斯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聯合署名文章中表示,華盛頓已準備好與平壤舉行談判,且無意改變其制度。
而如果美國只能選擇非軍事手段,對朝鮮就不起作用。
所以,現在是朝鮮越來越主動,而美國越來越被動。美國的被動對中國當然是利好。對牽扯美國在其他方向上的注意力,大有好處。在朝鮮面前,美國已無小弟擋在前面,中國這樣還可以在朝鮮背後,比美國躲在印度背後,更有主動性。
雖然,中朝之間現在缺乏主觀上的協調,但朝鮮近期針對美國的的動作,對中國利大於弊。在美國組織他們的盟友圍堵中國,尤其是支持印度跟中國進行軍事對峙的情況下,美國的麻煩就是中國的利好。所謂弊,主要是指東北亞局勢的緊張,跟中國要把主戰場引向中東地區的戰略並不完全符合。但是在美印合作升級威脅中國西南的條件下,朝鮮此舉卻有利於打破美國想通過中印衝突獲利的如意算盤。
在確定美國是中國的主要威脅,中美是中國主要的外部矛盾的情況下,有利於削弱美國的地緣優勢的,都不應該只做負面評價。而朝鮮發射洲際飛彈,把核武變成對美國本土的威脅,卡在美國的喉嚨里,應該是中國喜聞樂見的。
朝鮮還是刺向美國在西太的安全框架的一把尖刀。在中國還沒有精力解決美國西太安全框架的時候,朝鮮不但替中國擋了很多壓力,而且還是反制西太安全框架的利器。美國西太安全框架最重要的基石,不是日本,更不是韓國,而是美國直接控制下的關島。美國關島北距日本2500公里,西距台灣2500公里,距離中國海岸2800公里,船隻從這裡啟航,4天之內即能抵達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和馬六甲海峽。朝鮮說正在考慮向關島發射飛彈,正是威脅到了美國亞太安全框架的命門。中國在中東安全框架的命門是巴以主導權,中國已經開始對準其下手。
中朝之間的關係雖然已經不是過去實質上的軍事同盟關係,不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協調,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利益不一致,但中朝站在各自利益角度採取的行動,卻往往能夠讓對方受益(當然不是指全部,也不可能存在完全利益一致的兩個國家),這正是中朝特殊地緣關係的體現,並不是主觀意願可以改變的。只要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框架不崩塌,中朝的地緣戰略一致大於利益衝突的事實就不會有根本性改變 。
中國開始介入巴以衝突,跟美國爭奪巴以問題主導權,這是美國在中東主導權嚴重下降的表征。朝鮮可以威脅美國的關島,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安全控制能力衰落的表現之一。
而美國國內出現的種族主義衝突演變為騷亂,是美國繼特朗普上台引發美國的政治精英公開內鬥之後,美國國內矛盾加劇的又一症狀。
現在的美國不只是要面對外部的挑戰加劇,還要面對內部的矛盾加重,而這一切,都是美國綜合國力下降的表現。
中印和美朝衝突都需要放在中美大博弈的框架中去理解。中國對印度現在是引而不發,最大的顧慮是不想讓美國從中俄設置的戰略僵局中掙脫出來。而中國在朝鮮的核武器和洲際飛彈問題的態度應該有所區別。與朝鮮進行核試驗對中國利弊都很明顯不同,朝鮮發射洲際飛彈威脅美國,對中國是顯然的利好,遠遠大於局勢緊張可能帶來的利空。美國喉嚨里卡著魚刺,跟中國玩全局政治,自然更加不能得心用手。
美國曾經很擅長搞國際政治的統一戰線,把為了解決來自主要對手的主要威脅,善於聯合主要對手的對手,而產生毛澤東思想的中國,應該在統戰問題上更高一籌,在誰是朋友誰是對手的問題上保持清醒,不要思維跟著美國的第五縱隊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軍工圈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查看原文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下一代潛艇日本造?印度又找「外援」牽制中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