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搜索
就在美國和朝鮮「鬥狠」越來越激烈時,沉默許久的韓國終於發聲了。
文在寅總統8月15日表示,韓國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戰爭爆發,半島上的任何軍事行動都必須也只能由韓國決定,未經韓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動武。
韓國的處境
美國《紐約時報》稱,韓國罕見地向美國發出直率的指責。這是在警告,韓方無發容忍美國就核武器研發計劃對朝鮮採取單方面軍事行動。
《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韓國是最不接受半島走向戰爭的一方,因為一旦戰火重燃,韓國勢必列在第一批遭殃的名單上。
據央視網報道,根據美國主流媒體的不斷猜測和分析,韓媒大致歸納出美國對朝鮮實施先發制人打擊計劃的四種版本:
第一種:用「薩德」系統擊落試射的朝鮮飛彈,並派出B-1B戰略轟炸機對朝鮮核與飛彈試驗場進行精確打擊。
第二種:派出戰略轟炸機和航空母艦對朝鮮實施聯合作戰。
第三種:派特種部隊潛入朝鮮境內實施斬首作戰,或是摧毀其核設施。
第四種:通過網絡攻擊,讓朝鮮的飛彈發射系統失靈。
可以預見的是,不管哪一種先發打擊,都會遭致朝鮮的報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美國的「報復性軍事打擊」可能讓3萬美國現役軍人和10萬在韓國的美國公民置於危險境地,導致韓國三分之一的人口死於戰火。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克爾丁諾則表示,先發打擊,將讓韓國和日本的死傷人數達到數百萬人之多。
另據新華社報道,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發言人此前發表聲明說,一旦出現戰爭跡象,朝鮮軍隊會立刻把美國本土變為「朝鮮的核戰場」,並將首爾等地「變成火海」。
空洞的口號
雖然文在寅明確表示「朝鮮半島不應再爆發戰爭了」,但《環球時報》認為,他的話像是空洞的口號,韓國並沒有強有力的實際行動支持這一主張。「韓國一直顯得三心二意,患得患失」。
韓國在野黨正義黨國會代表李貞美15日指出,文在寅對於韓國國內外交及安全問題的立場一直搖擺不定,不聽從民意,一味追隨美國,使國家局勢陷入混亂。
根據計劃,美韓兩國將於8月21日起正式舉行2017年度美韓兩國聯合軍事演習,以提高韓美兩國同盟共同應對戰爭威脅的能力。對此,朝鮮中央通訊社強調,即便美韓用「年度、例行、防禦」來形容這場軍演,也無法掩蓋軍演令朝鮮半島面臨戰爭風險的事實。文章警告,一旦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無疑將演變為核戰爭」。
「這次軍演顯然將對平壤產生比以往更強烈的刺激,平壤方面估計也將會有更激烈的回應。這次美韓軍演導致意外事態的風險將高於往次」,環球網評論稱,「如果首爾堅決不接受朝鮮半島走向新戰爭,它就應斷然給這次美韓聯合軍演潑冷水,甚至拆它的台」。
「文在寅在對美對朝關係上,沒有太多的手段和空間,更多的是對美國整個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戰略政策的綁架。因此,韓國目前所處的境地是一個非常尷尬狀態。」央視特約評論員滕建群如此評論。
捅中國一刀
《環球時報》評論稱,韓國與美國是軍事盟友,如果首爾拒絕配合美國對朝軍事行動,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這與韓美希望中國「管束」朝鮮是不一樣的。中朝只是友好國家,中國只能勸朝鮮,但沒有直接影響它的決定性槓桿。總之中國影響朝鮮比韓國在半島問題上影響美國要難得多。
上述文章指出,半島形勢一旦惡化,韓國被殃及將比中國還快。但韓國不「自救」,一邊擺出不懼主動跳進火坑的姿態,一邊要求中國通過施壓朝鮮來「救」它。更有甚者,韓方一邊要求中國「救」它,一邊積極配合美國在半島部署「薩德」,捅中國一刀。
據《人民日報》報道,韓國國防部14日表示,為提高韓軍與韓美同盟的能力,計劃儘快構建韓國「三軸機制(飛彈、潛艇、尖端戰鬥機)」核心戰鬥力量,加快推進修改「韓美飛彈指南」的協商,並儘快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剩下的4輛發射車。
韓國正義黨強調,緩和半島緊張局勢,尋求周邊國家支持的首要前提就是撤回「薩德」部署,指出「薩德」才是威脅半島和平與安全的「元兇」。
《環球時報》指出,面對岌岌可危的半島局勢,韓方需要做的是為穩定局勢做出它的應有貢獻,為把新的劇本帶向朝鮮半島竭盡努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李崢表示,美國與韓國一意孤行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給東北亞安全預設了一道險題,必將加劇這一地區業已十分緊繃的安全局勢,給地區安全帶來負資產。對韓國來說,它所期盼的降低安全風險、鞏固韓美軍事同盟等願望勢必落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搜索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查看原文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朝鮮罕見深夜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朝鮮宣布再次成功試射洲際飛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075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