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之後,俄斯再薅阿三羊毛,中國收漁翁之利!

Alinna ...| 2017-08-18| 檢舉

文|鐵血軍事

來源:熱點事件美文、環球時報、全球局勢

中國兵書上曾有這麼一句話: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意思就是是謀劃準確周到而後行動,知道目的地才能夠有所收穫。

這句古代戰場上的名言,即便放在現代化的今天,仍然不會過時。

就拿最近的中印對峙來講,很多網友恨不得今天就開打,打他個地老天荒,打他個昏天黑地。

但是,戰爭真的就這麼簡單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戰爭已經成為大國博弈中最後的選擇,不到萬不得已任何人都不會選擇戰爭。

這一點,無論對美國,還是中國,都是如此。

因此,在老鐵看來,這次鬧了兩個月的中印對峙,極有可能會在談判桌上收場。

就在昨天,中國網際網路傳出的這則新聞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

  一、劍指中國?俄、印高調秀軍演

眾所周知,在上世紀60年代,中印邊境衝突中,蘇聯明顯的偏袒印度,並在戰爭中為其輸血,這種背後捅刀子的行為引發中國強烈的不滿,這間接地導致了中蘇關係冷淡。

而近年來,中俄關係總體上發展穩定,但是在俄羅斯的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動作卻常常令中國老百姓難以琢磨。

據《印度快報》8月13日的報道稱,印度和俄羅斯即將在俄羅斯境內舉行代號為「因陀羅-2017『的為期11天的首次陸海空三軍一體化聯合軍事演習,以進一步深化兩國本已「密切」的軍事聯繫。

原本這項始於2003年的年度軍事演習在之前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今年最大的不同並不僅僅是兩國參演的軍兵種覆蓋陸海空三軍,更重要的是在中印邊境軍事對峙的敏感時刻兩國舉行這樣的大規模三軍聯合軍演,這不得不引起外界的關注。

事實上,自從印度軍隊非法越界引發中印邊境緊張局勢以來,做賊心虛的印度在滿世界尋求支持和幫助的國家名單中,俄羅斯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

原因在於俄羅斯非但與中國的關係極為密切,而且更是目前美國最大的死敵。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莫迪見到特朗普時是熊抱,而與普京會晤時明顯沒有多大熱情。

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局勢對於印度越來越不利,甚至讓印度開始陷入了外憂內患的危險局面,而美日等國也開始撕開偽裝,露出了想要利用中印對峙獲取政治和戰略利益的真面目,無奈之下,印度只能將目光投向俄羅斯。

那麼,普京為何會在「中印對峙」的關鍵時刻為印度站台?難道他和莫迪達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

二、一箭三雕!普京強勢進場

眾所周知,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國獨霸的舊時代,而是中美俄三國演義的新時代。

然而,由於中國變態的崛起速度,俄羅斯已然成了三國演義中最弱小的一方。

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不出十年,中國就會全面超越俄羅斯,成為未來美國最強的勁敵,到時候,俄羅斯就只有淪為台下的吃瓜群眾。

那麼,面對這樣的形勢,俄羅斯會置之不理嗎?普京會坐以待斃嗎?

肯定不會!要知道,普京可是俄羅斯近二十年來最強勢的領導人,他建功立業的雄心可不是隨隨便便都能阻擋得了的。

那麼,為了實現俄羅斯的崛起,重現俄羅斯昔日的榮光,擺在普京面前就只有一條路:藏器於身,待之而動!

不論是烏克蘭危機,還是中東敘利亞,普京大帝很好的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好戲,不僅耍的美國團團轉,甚至還將中國也拉入到戰火之中,實現了某種程度的戰略勝利,為俄羅斯的崛起贏得了關鍵的喘息時機。

同樣的,這次中印對峙,俄羅斯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因為,對於俄羅斯,這次出手至少能贏得三大好處:

1。雪中送炭不如雪中「賣」炭

說句實話,別看平時毛子兄弟善良得很,其實心裡一點都不老實。

就比如這次中印危機,為啥俄羅斯不早早出面,偏偏選擇這時候出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賣軍火!

普京:莫迪老兒又被騙了

前面講過,中印對峙之初,印度並沒有對俄羅斯抱有希望,這也正是俄羅斯開始不出手的原因。

但是到了現在,印度已經感到局勢已經到了不可控的階段,再繼續硬扛下去,印度很有可能自取滅亡。

於是,為了緩解中印緊張局勢,莫迪不得不向俄羅斯尋求幫助,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既然有求於俄羅斯,那麼必要的「小費」還是要出的,比如又買幾十億軍火之類,這對於普京來說可就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

2。拉攏印度,堤防中國做大

大國政治中,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對於俄羅斯同樣如此。

其實,在中印鬥爭中,最不想中國獲勝的不是美國,而是俄羅斯。

大家都知道,以往的東亞格局中,有兩個小國始終與我們作對,一是韓國,而是日本,這是當時西方的亞太戰略決定的。

然而,隨著中國的崛起,這兩小國已經不能阻止中國的發展,那麼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在南亞,就只有在印度。

這也是這麼多年來,俄羅斯始終與印度沒有撕破臉皮,甚至合作頻頻的原因。

因為普京知道,如果沒有印度這頭大象時刻酣睡在巨龍之下,那麼未來的俄羅斯就很有可能被中國「撕裂」。

3。後發先至,俄羅斯搶美國蛋糕

就在本周一,美國正式啟動對中國的貿易調查。

不難猜測,美國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段里針對中國出手,無疑是會給外界一個信號:美國和印度聯手了!

然而,貿易戰還沒開打,美國那邊又慫了。

就在昨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再就中印邊界對峙局勢「發聲」,稱中印兩國應進行「直接對話」來解決問題,這已經是美國近期第四次對洞朗問題表示關切。除了頻頻呼籲雙方「坐下來對話」,美國還同時與中印兩國建立了軍事上的對話機制。

看到這裡,可能就有網友不懂了。

挑事的是你,不挑事的還是你,你們到底要幹啥?

其實,這件事很好理解,因為俄羅斯進場了!

眾所周知,俄羅斯近些年一直扮演的是「攪屎棍」的角色,只要美國往哪沖,俄羅斯立馬跟上在背後搗鬼,這樣的事兒俄羅斯可沒少干。

這不,美國剛準備薅印度羊毛,俄羅斯立馬向印度示好,企圖分一杯羹。你們說,美國能高興嗎?

再加上,如今的美國已經不是當年的美國,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放在印度身上與俄羅斯較勁。

所以說,最終賺大頭的肯定是俄羅斯,而不是美國。

因此,美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喊話中印雙方冷靜下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讓大家都沒得賺。

恐怕,此時的特朗普心在滴血啊!

特朗普:媽的,老子又虧錢了!

編後語:

其實,看到這裡,我相信大家都會一個感受,那就是印度活生生變成了三國演習中的一枚棋子。

在這場中印對峙中,印度除了咬住中國不敢開打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後手,在政治博弈上,基本被中國「吊」起來打。

更好笑的是,不僅在中國這邊討不到便宜,還有受到美俄兩國的壓榨和盤剝,可以說完全輸掉一個大國的臉面。

不得不說,一個大國混到印度今天這個地步怎一個慘字了得。

經過這次博弈,我想大家明白了政治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表象那麼簡單,國家博弈的本質從未變過,那就是:「把敵人搞得弱弱的,把自己搞得強強的。」

當然了,中印對峙的關鍵時刻,俄羅斯與印度要來一場聯合軍演,無疑讓很多中國人不爽,不過這至少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

在大國崛起的漫漫征程中,從來沒有什麼是順風順水的。只有不斷的加快發展,增強自身實力才是解決領土問題的根本出路,而且也只有這一條路是行得通的。

總之,要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印度如今也不過是美國的一條狗而已,成不了氣候!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鐵血軍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063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