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危機:美國曲線救印,中國圍魏救趙劍指西太平洋

Alinna ...| 2017-08-17| 檢舉

文|軍事查一查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 但是,50年前的那場戰爭。。。。並沒有打醒印度,反而還是其更變本加厲,將中國視為百年宿敵。

時至今日,印度還妄圖從中國身上得到一點什麼。印軍已在洞朗和中國對峙了50多天,目前滯留在中國領土上的印度軍隊就像墊桌腳的蛤蟆——死撐活挨。

印度的自信,除了源自其國內右翼勢力鼓吹之外,也源於域外大國的支持。這個國家,就是維護世界不和平者——美利堅。

事實上,印度的大國夢,在內外忽悠下,早已被其野心撐得支離破碎。

一,美國三瓶好神油,印度自信要炸天

美國遇到問題後,第一件事就是問海軍部:我們的航母在哪裡?

中國遇到問題後,第一件事就是問XX部:敵我雙方實力差距咋樣?

印度遇到問題後,第一件事就是問外交部:SOS!我爹爹們都TM在哪裡?

莫迪和奧朗德被惡搞

以上真不是調侃YY出來的。作為西方的「寵兒」(提款機),印度在歐美的地位(當兒子)不知道比中國高哪裡去了,買武器、找援手,幾乎有求必應。

長期下來,養成了「內事不決先不決,外事不決先求爹」的「好習慣」。

當年中印戰爭,印度可是獲得了美蘇兩個爹的鼎立支持,換作中國,老美和昔日的老大哥誰鳥你啊。然並卵,印度還是打輸了。

今天的中印邊境危機也一樣,印度上上下下都認為,緊抱著美國的大腿,印度就可以傲嬌的對中國說「哼,看我爹咋收拾你」。

如今的美印關係,似乎可以這樣形容:

印度憑藉地緣優勢,儼然成了掌握南亞方向盤的司機,而且是從1947年就拿了駕照的老司機,經常向計程車上的乘客吹牛:「干這行(當南亞霸主)就是自在,即使我乾爹(英國)也不能命令我。」

美國:「前面往左拐。」

印度:「好!」

這次對峙中,印度有兩個主要假定:一是中國不會真動手,二是美國會支持印度。這種從最佳可能去制定政策的邏輯,與常規的大國鬥爭邏輯區別很大。

中印戰爭推演圖

簡而言之,印度人精於戰術設計,善於從大國博弈中謀利,精於以夷制夷的策略。這一方面使印度可以用較好的國際環境,來從事一些一般大國不方便從事的行為。

但同時也使印度產生路徑依賴,難以發展出全方位、全面的大國力量,難以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力量中心。

當有一天,印度不再說「我爹會幫我」時,那中國就要加強戒心了。

話說回來,在中印邊境對峙的50天裡,美國雖然表態不站隊,表示唯一出路是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但美印之間互動頻繁,美國連續給予印度三個「大禮包」,不管美國是否有意為之,但確實達到了給印度打氣壯膽的效果。

1。美印簽署軍售大單

眾所周知,美國就是在亞洲最大的攪屎棍。為了讓飛速發展的中國面臨近距離威脅,美國不惜在軍備發展方面大力支持印度。

6月18日,印度軍隊非法越界,中印開始在邊境形成對峙。

左為塔塔先進系統公司CEO, 右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航空方面副總裁

6月19日,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印度塔塔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在印度國內生產面向印度空軍的F-16Block 70型戰機。

甚至有報道稱,美國將把F-16戰機生產線移到印度。

6月26日,印度總理莫迪訪美,特朗普批准了向印度出售總價值達20億美元的22架GuardianMQ-9B無人偵察機。這是美國第一次將此款先進的無人機賣給非盟國。

老美無非是想讓印度和中國相互消耗,以達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果。

對於美國而言,中印兩國堪稱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競爭對手,一旦拔除這兩枚「眼中釘」,21世紀的美國就可以繼續保持獨步天下的優勢。

2。軍演!軍演!再軍演!!!

為了彰顯所謂的「美日印三國同盟」,7月10日,美國、日本、印度在在孟加拉灣舉行了持續10多天的「馬拉巴爾」大規模海上軍演。

時隔一月之後,正當中印邊境緊張對峙進入膠著狀態、雙方開始增兵之際,又有美印軍演消息傳出。

據《印度時報》8月8日的最新消息,印度與美國又將於9月14日至27日在美國劉易斯-麥科德聯合基地舉行代號為「準備戰爭」的聯合軍事演習。

美日印聯合軍演

俗話說,「酒壯慫人膽」。一場接著一場空前規模的軍演,助長了印度的囂張氣焰。如今,美國就扮演了一個投資人,正在印度身上投入賭注。不過這些賭注並非實打實的硬通貨,而是慫恿與挑唆,以及必要的一點支持。

喜歡發戰爭財的美國人,正在引導印度成為「招財童子」。

3。美國力挺印度進安理會

為了讓印度挺住,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美國又給印度抹了一記好神油——入常。

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大國夢」。

8月4日,美國重申支持改革聯合國安理會,支持印度加入改革後的聯合國安理會,支持其成為常任理事國,支持其加入「核供應國集團」。

其實美國耍了個花招,忽悠了印度。多一個國家入常,就意味權利就要再被分出去一點。美國能願意嗎,肯定不是。

之所以這麼做,美國知道中國肯定竭盡全力反對,如此,美國目的就達到了。不是我不支持,盡力了,責任全在中國身上,是中國攪黃了。

這樣一來,印度對中國的仇恨就會增加,再和中國坐下來談,國內都不好交代了。

美國在國際上為印度掀起的「外交攻勢」無疑是給印度的胡蘿蔔,而交換的籌碼恐怕就是印度必須表現出「大國擔當」。如果撤了軍,美國恐怕就會轉而反對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這不僅給莫迪打了一針強心劑,同樣也把中印對峙的局勢逼到了懸崖邊。

所以,從現在的局面看,這次中印的較量不會簡單結束,賭注已經加到那麼大,觀望的國家不僅僅是周邊的不丹和尼泊爾,全世界都等著這場較量的結果。有這樣的影響,較量一定會有個輸贏。

二,老美曲線救印,中國圍魏救趙

從上面美國的三個動作可以看出,雖然美國不敢直接介入中印危機,但還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給印度鼓氣,以達到「以印製華」的目的。

美國以為這點小動作中國不會咋樣。然而,老美真的低估了中國要砍掉所有伸進中印邊境黑爪的決心。

你美國既然決定要對印度「曲線救印」,我就「圍魏救趙」嘛,這個「魏」就是西太平洋。

1。南海—區域拒止

在南海,美國驅逐艦「麥凱恩」闖美濟島12海里,結果被我國兩艘護衛艦警告驅離,中國國防部對美國進行了嚴厲警告。更重要的是外交部明確表明:這將更加促使我國增加在南海的軍事部署。

中國的反應,意味著中國正在南海採取拒止戰略,並根據美國的南海挑釁增加軍事設施。

假以時日,中國海軍的軍艦、軍機足夠多的時候,美艦、美機只要進入南海九段線,我們就可以提前調動軍艦和飛機進行拒止。

時間長了,當美艦機來南海除了耗油和丟人之外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時候。

闖入南海的麥凱恩號

2。東海—劍指日本

在東海,中國主要乾了5件事:

一是加強釣魚島的巡航,二是加強對釣魚島的勘測,三是開始勘探新的油氣,四是加強出島鏈訓練頻率,五是頻繁進入所謂日本「領海」。

然而,讓人覺得有趣的是,對於中國加強在東海的活動,日本表現得異常低調,安倍政府連個抗議都沒有。

3。台海—轟6出擊

在台海,解放軍的軍機又加大了對蔡大小姐的問候力度。譬如,8月9日解放軍「運8」(Y-8)電子戰機繞台飛行,接著3天後的12日又是一批「轟6」轟炸機與「運8」戰機再度繞台飛行後經巴士海峽向北航行,並飛越了宮古海峽。

伴飛轟6的台灣「經國」號戰機

毫無疑問,中國的這一系列動作,都是在對美國對印進行「曲線救國」的回應。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無論是日本或者中國台灣省當局,好像都接收到了這個信號,表現得異常低調。

這是中國以攻代守的一種策略,而採取這種策略的根本原因有三個:

第一。中印對峙,全球戰略大博弈的產物

印度膽敢越界領土,除了自身進行戰略對賭以外,更當前世界主要大國的博弈分不開。

印度最大的戰略依靠就是美國。

既然印度的支撐力量來自美國,那麼中國就需要讓他們知道幫人跑腿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一旦南亞方向局勢失控,西太平洋從日本到大巽他群島,總得少點什麼。

作為賭注,印度背後的大哥敢嗎?

第二。中國從不走別人設好的套路

毛主席說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會被牽著鼻子走,不會按照誰設定的套路出牌。中國的這種表現,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典型。這既是向各方力量表明,中國不會向任何力量屈服,誰也別想套路中國。

第三。用實力警告:趁火打劫的,先問問我的大艦巨炮

歷史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國際鬥爭,雪中送炭的少,但落井下石的肯定多。

中印危機之初,台灣、越南、日本,都有異常動向,這個信號很明顯,他們是準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挑戰中國受挫折後,投向美國的懷抱

如果中國表現得不夠強硬,真到了和印度兵戎相見的時候,周邊一些和中國關係不好的國家就可能在其它方向藉機對中國揩油。

因為他們會認為中國騰不出手來應付他們,是敲詐中國或藉機占便宜的好機會。如果到時候周邊國家都這麼想,那事情就麻煩了。

而在之前就展現得足夠強硬,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誰成為出頭鳥中國就狠揍誰,那結果就是誰都不敢動,中國就能展開對較量對手的猛擊,也就能更快、更容易取得勝利。

現在,中印對峙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可以說雙方都在做著積極準備。印度幻想得到美國的鼎力相助,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被美國以結盟為誘,忽悠與別國開戰的國家下場很慘,薩達姆就是前車之鑑。

  結語

8月15日,對正邊境劍拔弩張的中印兩國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日子。

72年前的今天,日本戰敗,宣布投降,中國一舉洗刷了自1840年以來的所有恥辱,這是中華民族近百年來最偉大的時刻之一!

70年前的今天,英國當局決定執行新的全球戰略,印度這個「寵兒」不費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國家獨立的事業。

事實上,歷史上今天這個日子,也就註定了中印兩國的命運前程。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一直為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做鬥爭。戰爭與革命,是那個年代出現得最頻繁的字眼

「江山入戰圖,功成萬骨枯」,鮮血、屍骨、戰火,充斥在整個華夏大地。

但是,我們從未屈服。一次次被打倒,打到鮮血淋漓、打到骨斷筋裂,我們依然用血肉纏著碎骨的雙腿,一次次站起來。人骨易碎,民族的錚錚鐵骨難碎!

終於,1945年8月15日,我們迎來了鴉片戰爭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反觀印度,一切都是那麼幸運。被殖民時,跟著英國人南征北戰、吃香喝辣。就連國家與民族獨立,甚至南亞霸主地位,都是由英國人促成的。

獨立以後的印度做了什麼?在南亞毫無對手的印度,橫行霸道、欺凌弱小、吞併他國、鎮壓起義、屠殺革命,其惡劣行徑,當遭天誅!

試問,這樣一個被英國嬌生慣養的國家、一個從溫室里成長的國家、一個連歷史都是別國記載的國家,拿什麼和中國斗,拿什麼和中國背後那數千萬英魂斗!

網上有人質疑,中國三十多年沒打仗,拿什麼士氣和印度打?

這些噴子只會拿著區區三十年說事。他們可曾知道,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5000年的戰爭史。從上古逐鹿之戰到中越戰爭,何止上千場?

據統計,中國五千年來的戰爭次數,平均下來,相當於每3.5年就爆發一次百萬規模級的戰爭。

再試問,這世界上哪個民族有中華民族經歷的戰爭多?波斯人沒有、斯拉夫人沒有、雅利安人沒有、猶太人沒有、印度人,更沒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軍事查一查(微信號:jsc01c)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054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