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亮相的轟-20令人期待
中國正努力邁入核超級大國俱樂部,將自身的核「三位一體」能力推向全新高度。這能顯著提高核力量應對全球性軍事衝突的效率。據俄羅斯紅星電視臺網站8月9日發表題為《龍牙外露——中國如何發展核力量》的文章稱,中國新彈道導彈射程達1.4萬公里,能摧毀全球任意地點的目標。但最重要的是,中國核武庫不會被第一次核打擊所攻破。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尼古拉斯·賈科梅蒂說:「中國核武器史上首次變得不會被第一次核打擊所攻破。這是北京獲得可靠的發動核反擊能力所需的最後一步。」
東風-31AG採用了全新的TEL
近期中國的核力量展示十分密集,比如在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正式展示了具有更強戰鬥力的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被外媒發現032型潛艇正在改裝以適應巨浪-3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試驗,上個月又在西部進行了一次反導試驗,094A型戰略核潛艇開始帶彈出海巡邏,可攜帶長劍-10空基巡航導彈的轟-6K轟炸機頻頻出島鏈巡邏,具有媲美美國B-2隱身轟炸機能力的轟-20被發現在做首飛前的準備,陸基機動式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被發現部署到了東北……這可都是激動人心的好消息。
7月的反導試驗形成的特殊尾跡
從東風-31/A的拖掛式陸基機動發射車,到東風-31AG和東風-41的全動轉向式一體化發射車,使得中國的陸基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的全域機動發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巨浪-3潛射彈道導彈的即將問世,將揭開中國096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神秘面紗,而094A型戰略核潛艇的帶彈出海巡邏則意味著中國的海基二次核反擊能力躍上了新的臺階,也成功解決了此前的高噪音問題;可攜帶長劍-10空基巡航導彈的轟-6K轟炸機賦予了中國初步的空基中近距核威懾能力,而轟-20則會在近期要給予我們更大的驚喜。
疑似094A已部署到南方海域
正是以上這幾個型號的武器,讓中國的核打擊能力和核反擊能力均獲得了比較大的躍升,也讓中國開始真正具備在承受敵方第一次核打擊之後,具有了足以摧毀對手的強大的二次核反擊力量。換言之,就是任何國家特別是核力量比中國強大的國家,如果突然對中國發動大規模的核打擊,在摧毀了中國絕大部分生存能力較弱的核平臺(如轟-6K、東風-31/A、092/094等)之後,中國那些深藏在地下長城中和深海中的平臺,也有足夠數量的核導彈發動對敵方的強力核反擊,並使之確保被摧毀。
據傳是東風-ZF的高超音速彈頭
正如報導所說的那樣,因為擁有了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這是讓中國成為軍事超級大國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使北京不僅能推行獨立自主的政策,還可以影響全球局勢。由於中國核計畫的保密性,不可能很精準地明確中國現有核彈道導彈和核彈頭的數量,現在沒人準確地知道北京的真正實力。更重要的是,中國多次成功測試WU-14(新的名稱是東風-ZF)高超音速飛行器或者說是彈頭,類似能力只有俄羅斯和美國才有,而全球任何國家都沒有抵禦這種武器的手段。所以,現在中國的核武庫已超過法國,成為全球第三核大國,這已成為構建多極化世界時不得不令各國認真考慮在內的主要因素。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08.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