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專門針對中國進行裝備技術封鎖往往適得其反,西方需要反思

Alinna ...| 2017-08-14| 檢舉

文|軍事亮點

 

 

中國裝備爆發突破奇蹟不斷,英國開始反思西方針對中國實施的最為嚴苛的裝備封鎖政策,英國媒體甚至抱怨美國為了自己的私利封鎖中國裝備技術甚至損壞了盟友的利益。英媒指出,雖然美國至今為止不願意放鬆在裝備技術領域的封鎖政策,但是這個是不是最好的策略確實值得西方國家好好思考了。

 

 

 

 

曾經有外國記者問一個將軍,中國裝備面臨外界封鎖圍堵,內部面臨技術基礎薄弱、人才短缺、經費不足等諸多困難,可是中國裝備為啥能夠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快速逆襲,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讓中國裝備瞬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就連國內的不少民眾對如此巨大的成就也表示難以相信。

 

 

 

 

將軍回答說,那是因為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中國的精神內核。美日歐等西方國家關於中國裝備無奈的發出了三個為什麼?為什麼中國裝備不會在封鎖中死去?封鎖屢屢失敗;中國裝備創新能力為什麼總是被質疑?為什麼中國不斷湧現裝備科技英雄式人物。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指出,中國在基因、新概念軍備領域的研究成績卓越,剛剛公布了高達90億美元的研究計劃,這讓美國的2.15億美元投入相形見絀。另外中國在雷射、量子通信、電磁彈射、全電推進、綜合電力等方面具有極大優勢。有人說中國從西方偷數據、偷技術,其實這些只是對於中國創新能力不敢相信的猜測罷了。

 

 

 

 

英國媒體認為,科學是一項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才能推進的東西,如果局限在國界內,那麼對於未來革命性技術的推進才是致命性阻礙。美國的裝備技術如果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的幫助,美國裝備科技會耗費更長時間,美國40%左右的科技成果來自中國或華人。

 

 

 

 

基礎科學的突破、關鍵領域的系統性爆發,民用裝備不斷拿下西方訂單震撼世界,軍用裝備成為國際市場重要力量。中國裝備正在從一支被西方不屑一顧的小丑演變為,世界為之矚目並都想熱情靠近的王子。不僅僅是英國其實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反思針對中國的嚴苛裝備技術封鎖政策。

 

 

 

 

美國積極加入中國空間站,並開始主動邀請中國參加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從而為自己換取更多合作籌碼。日本為了贏得中國裝備合作機會,甚至不惜指出日本是秦朝的後代。韓國也是哭窮的呼籲中國多多購買韓國裝備,讓韓國裝備銷量大幅下滑的狀態得以扭轉。

 

 

 

 

西方國家可以對中國封鎖科學技術,但是卻封鎖不了中國的科學人才,中國靠自己培養科學人才,創造出輝煌的世界奇蹟,這就是偉大的中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被封鎖了多少年啊!而每解除一項封鎖,要訛詐我們多少利益。在某些領域,我們就要一家獨大!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參考消息全球新聞縱覽 英國準備支付400億歐元退歐費;美憂科技巨頭向中國轉讓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021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