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大戰爆發?美國周一或對華動用「301條款」

Alinna ...| 2017-08-13| 檢舉

文|政商閱讀

特朗普對中國,貌似變得越來越不耐煩了!

從他參加競選到入駐白宮以來,一直揚言要對中國採取貿易措施,讓所有人都以為中美要爆發貿易戰。半年過去了,並沒有如專家們所猜想的那樣。

但最近發生的幾件事情,讓很多人感覺到,中美貿易戰或許真的要來了!

  一、美國或將對華動用「301條款」

據新華社今天(8月9日)的消息:

 

美國商務部昨天發表聲明說,初步裁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接受了16.56%至80.97%不等的補貼,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今年底就此作出終裁。

此前,經美國鋁業協會貿易執法工作組提出申訴,美國商務部於今年3月28日對從中國進口的鋁箔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

 

而就在幾天前,世界主流媒體都在紛紛猜測,美國可能向中國揮舞「301條款」棒條。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一位高官8月1日表示,特朗普總統對於如何回應其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做法,目前已接近做出決定。

據Axios,特朗普正考慮揮出「301條款」大棒,鼓勵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按照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款,對中國貿易做法發起調查。特朗普政府最早可能在本周公布相關決定。

 

所謂的「301條款」其實就是美國實行的一種變相貿易保護,違反了WTO規定。被許多國家認為,是一條霸道條款。

「301條款」的核心內容是,總統能夠單方面實施關稅或其它貿易限制,以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損害,例如違反貿易協定或者增加美國企業負擔的「差別對待」等行為。

早在上世界90年代,美國的忠實盟友日本,就第一次嘗到「301條款」的滋味。

1989年超級301條款首次啟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日本在計算機、衛星、林產品方面封閉市場,與之展開18個月的外交協商,最終迫使日本開放相應的國內市場。

日本堅稱美國這種做法違反國際規定,但一點效果都沒有,只能以日本大退讓來收場。

中國在2010年,也因清潔能源產品被美國動用過「301條款」。

從美國這幾次動用「301條款」的背景可以看出,只要他認定你是在傾銷自己的產品,或者認為你的市場不夠開放,他就會單方面採取措施,不帶任何商量的。

那麼,這一次美國有可能重啟「301條款」,又是什麼原因呢?

  二、中美貿易,美國一直處於弱勢

如果以「中國市場不夠開放」為由,說不過去。事實上,為了防止中國與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爆發貿易戰,中國已經做出了許多讓步。

早在特朗普上任前三天,中國放開了最為關鍵的金融、證券、網際網路、教育、電信等領域。

2017年1月17中國發布《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核心內容是:

 

服務業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外資准入限制,放開會計審計、建築設計、評級服務等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推進電信、網際網路、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等領域有序開放。

 

前幾天,visa(維薩)已經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了在國內建立銀行卡清算機構的申請材料,後續萬事達、美國運通也將遞交。

2017年4月8日(紐約時間4月7日),中美領導人在美國佛羅里達海湖莊園進行首次正式會晤,就中美雙邊重要領域合作及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談。

此次會談達成了一個共識:中美為期100天的商業貿易對話。目的就是減小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兩國通過協商貿易條約的方式來增加美國向中國的貿易出口總額。

百日之後,也就是今年7月,中美又在華盛頓舉行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總結百日磋商成果。

無論是「《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中美為期100天商業貿易對話」還是「中美全面經濟對話」,都是基於美國的利益出發,更傾向保護、增加美國在中國的收入。

但收效並不明顯,儘管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有所縮小,但在6、7月份又開始擴大,出口/進口的數值比2016年年終還要大。

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總署

所以,美國不爽了,那位被世界戲稱為「推特總統」的特朗普更不爽了,7月29日晚上便在推特上發聲,說中國賺走了美國人的錢,卻不辦事。

雖然說的是朝鮮問題,但字裡行間都是對中國大賺美國人的錢表現得憤憤不平。

這還不夠,據世界各大主流媒體猜測,特朗普將鼓勵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對中國貿易做法發起調查,包括全面關稅在內的所有政策工具都會被考慮在內。

根據2016年發布的《關於外貿壁壘的國別貿易評估報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產業政策、政府採購、投資限制、服務業、農業、透明度和法律體制等八個方面存在阻礙美國出口與投資的壁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如果僅憑貿易順差還是逆差就能單方面採取強硬措施,那麼中國是否可以對韓國、日本發動貿易戰呢?近年來,中國與以上兩國一直都是貿易逆差,尤其是韓國。

事實上,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美國很多東西不賣給中國,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比如高科技類的東西。另外,很多從中國賣到美國的產品,是美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如蘋果手機之類。

那位被貼上保守派標籤的特朗普,只不過是想仰仗著自己國力強盛,來實行自己的霸道條款,以扭轉中美貿易現狀,並宣揚自己的「反全球化」概念。

但中國不是日本,怎能任由他人擺布。

三、中美會翻臉嗎?

就在美國放出厥詞之後,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3號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

 

過去三個月中,中美雙方積極推動「百日計劃」,確立了中美經濟合作的正確方向,堅持把合作共贏作為發展雙邊經貿關係的基本原則。 

他說,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的關係,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我個人認為,美國全面動用「301條款」的機率還是不大,最多爆發局部貿易戰,有可能在某一類產品方面,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手段。

中國與美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彼此的利益鏈條纏繞的太緊了,牽一髮而動全身,貿易戰一旦爆發,誰都不會是勝者。

更何況二者並不存在太大的產品線競爭關係,更多的是互補。

美國向中國出口晶片(核心技術晶片還是對中國封鎖)、大飛機、大豆等高附加值產品,而中國向美國出口組裝好的手機、電腦和服裝鞋帽等。

圖片來源於互動百科

另外,中國還掌握一些關鍵性的原材料,如有工業維生素之稱的稀土,是軍工、科技、冶金等領域材料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儘管中國的稀土已經大量外流,但占全球比例依然很大,一旦封鎖禁售,將影響敵國的科技發展。當然,中國也有更多的高科技產品依賴美國進口。

 

這是一場誰都受損的對壘,我想美國不至於挑起這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貿易保護戰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010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