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軍情
90年代美國曾將「不聽話」的伊拉克,敘利亞和朝鮮列為「三大邪惡軸心國」,目前除了前兩國被美國「教訓」外,如今就只剩下朝鮮不將美國不放在眼裡,這使得美國如鯁在喉,難以下咽。總是在朝鮮半島製造矛盾挑唆事端,從經濟和軍事上對朝鮮施行高壓制裁,企圖讓朝鮮屈服認慫。但倔強的朝鮮總是以不變應萬變,不斷挑戰美國底線,向美國「示強」,這就讓美國感覺拳拳打到了空氣上,有力卻發不出來。而這種矛盾變成口水仗後,就會有一言不合就開打的趨勢。據中評社8月11日報道稱,由於朝鮮連續發射了兩枚洲際飛彈,特朗普就此警告朝鮮,必將遭到「世所未見的戰火與狂怒」。不過朝鮮卻回應,正考慮發射飛彈對美國關島周邊進行包圍射擊。外界擔心兩國隔空叫罵升級,將引發新一輪的「硬碰硬」的緊張局面,促使朝鮮半島陷入戰爭風雲。
在此之前美國媒體透漏美國情報部門消息稱,朝鮮已具備生產可裝載於洲際飛彈上的小型核彈頭的相關技術,其核彈頭大約有60多枚,是原來估計的兩三倍。對此特朗普發聲稱,最好不要威脅到美國,否則將會招致前所未有的暴怒和打擊。結果此話引來朝鮮的反唇相譏,認為特朗普廢話連篇,宣稱「只有絕對力量才能對他管用」,並透漏朝鮮正在做有關向關島發射飛彈的計劃,或與8月中旬完成。對此美國防長馬蒂斯也發表強硬措辭,要求朝鮮立即停止相關行動,以免政亡人息。
那麼朝鮮和美國會真的打起來嗎?有外媒分析認為,一直以來朝鮮依靠豪言壯語希望能解決半島危機局勢,這就好比一個高明的賭徒緊緊抓住了美國領導人的心理,令其左右為難,因為沒有哪國總統希望半島危機在自己手上爆發。而在過去的20多年當中,朝鮮就很擅長玩弄這個遊戲--核威懾外交。但實際上朝鮮好戰言論的背後,卻是有苦說不出來,往往被各國譴責後就會面臨糧食和能源的緊張局面。從目前雙方充滿火藥味的口水戰當中,誰也無法確定這是否戰爭爆發前的「攻心戰」。不過美國有關人士表示,美國對朝鮮的任何軍事措施將有可能導致半島發生無法預料的衝突,其後果甚至比韓戰還嚴重。所以特朗普政府必須三思而後行。倘若一旦動武,就得加強跟東京和首爾的聯繫,當然中國也會受此影響。
而在現實當中,美國解決朝核問題,第一個手段就是先發制人打擊朝鮮核武器,但此舉會招來朝鮮對日本和韓國的報復,得不償失。因為朝鮮不使用核武器,光依靠目前的火炮就能給韓國和在韓的美國人帶來巨大傷亡,即便是贏得了勝利,也難免跟韓國反目,雙方有可能就此解除盟友關係。所以在採用第二個手段「雙凍結」的時候,美韓也無法接受。如果美韓凍結軍事演習換取朝鮮凍結核導項目,就等於將軍演和朝鮮核導划上了等號,等於讓朝鮮實現了首要的外交目標,會徹底打擊美韓同盟的信心,所以此舉不可行。
當前如何解決朝鮮緊張局勢就又成了一個國際問題。對此美國有關專家認為,採用威懾和遏制的手法能有效解決糾紛,就是說在這個戰略實施的同時,美國可以同朝鮮進行交易,朝鮮銷毀一切跟核武飛彈有關的項目,換取美朝建交,美國方面就解除經濟制裁,給朝鮮提供經濟援助和投資,以和平協定的方式取代1964年的停戰協定。當然前提是雙方必須有信任度,如果雙方利益角度不同,那麼此協議就不能達成。美國必須謹慎談判,出一個能夠吸引朝鮮的好價碼,讓韓國出面勸說朝鮮接受協議內容。除了單方面跟朝鮮簽訂協議外,還可以在六方會談框架內追求這種策略,但不能抱有太大希望。在未來幾年,美國應當同時以協議和遏制威懾朝鮮這兩種舉措一起實施,孤立一個有核武能力的朝鮮,直到它改革或者破裂。
從上述美方專家分析可以看出,朝鮮半島不能生亂也不能有戰爭,這是一根不容踩踏的紅線。雙方必須冷靜理智的考慮問題而不是對抗下去。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談起來,回到六方會談的基礎上來,即朝鮮去除核武器換取美日韓三方的外交讓步和經濟援助。一起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實現地區的長治久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6002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