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戰場,雙方的武器裝備頗有懸殊,敘政府軍一方裝備了大量的坦克、裝甲車、敘武裝則基本以輕武器為主。但從多數的作戰結果來看,敘裝甲部隊並沒有占據多少優勢。
其實,敘武裝早期並沒有穩定的武器來源,他們主要的武器基本就是各種步槍、機槍和火箭筒。稍有威力的狙擊步槍,高射機槍及反坦克武器,也大多是政府軍倉庫中的殘次品。這些雜七雜八的輕武器,讓敘政府軍不屑一顧。但沒過多久,敘武裝就對敘政府軍展開了一場讓人意想不到的「屠*殺」。前者曾在一天時間裡,把數十輛俄制戰車和坦克打得七零八落。
事後,俄敘經過調查發現,是美國秘密地向敘武裝提供了大量「陶」式反坦克飛彈和上千具美製MK19榴彈發射器。其中MK19榴彈發射器堪稱巷戰利器,其射速高達300多發/分鐘,射程可達一兩千米,可在敘政府軍多數輕武器射程之外進行遠距離投射。在戰鬥常局限於城市的巷戰中,由於它子彈口徑大(40毫米,堪稱小炮),一旦集中甚至可以將人攔腰打斷。得知美背後下刀子,俄也加大對敘政府軍的援助,為其裝備了加裝反應裝甲的T-72AV坦克。但是,在巷戰中坦克和裝甲車輛還是難以發揮其最大效用。
有基於此,敘政府軍開始派步兵攜帶俄制「赤峰眼」雲爆火箭筒,乘坐裝甲車突入敘武裝防線縱深、依託車體掩護,向目標發射致命的燃燒空氣爆炸彈頭,這種武器的威力相當於122毫米的炮彈。同時,還將俄制BTR-80裝甲車炮塔里的14.5毫米機槍換掉,改以AGS-17榴彈發射器,發射「蒼蠅」榴彈,這種榴彈也採用燃燒空氣戰鬥部,可對躲避在狹小空間內的狙擊手實施致命打擊。
可以說,巷戰是一種相當殘酷的作戰。密集的建築物常常會消解遠距離殺傷武器的技術優勢,令遠程火力,精確打擊難以發揮威力,即便是裝甲鐵拳也會因城市地形的局限而變得笨拙。近日在大馬士革,敘政府軍除了選擇戰機飛抵敘武裝占領區進行臨空轟炸,還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重型武器對其進行圍殲,這也總算是報了此前戰車「被屠」的一箭之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9995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