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之後,美蘇兩國拉開了「太空競賽」的大幕。
在近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美蘇兩國先後發射出各種人造衛星、火箭、甚至飛船,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一幕。
然而,隨著冷戰結束,曾經兩個在太空領域打下赫赫威名的航天巨擘先後退出賽場,一時間遼闊無垠的太空再次變得黯淡無光。
可就在二十多年後,一顆耀眼的新星從東方升起,成為21世紀以來最矚目的太空強國——他就是中國!
西方人萬萬想不到,曾經被欺壓、被凌辱、被宰割的中國又站了起來,而且還是站在太空中俯視他們,他們咬牙切齒、他們憤憤不平。。。
抗議是沒有用的,如今的中國已經在太空領域一騎絕塵,連當年的美國都不放在眼裡。
就在最近,中國太空領域又傳來一則喜訊,西方又一次坐不住了。。。。。。
噓!天舟一號剛剛放出一個小「怪獸」
就在8月1日下午3點,中國航天又搞出一件大事: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在軌釋放一顆立方星,隨即地面成功捕獲立方星。」
啥?立方星?這是什麼玩意兒?
大家別急,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相信大家都清楚,咱們以往的人造衛星大多都是採用火箭推進的方式將其發射到預定軌道上,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是穩定、效率高,但是壞處就是成本高、安全性不強。
為了克服這種缺點,後來就有科學家發明了新一種發射方式——採用飛船釋放衛星。
簡單來講,就是先將衛星放置在飛船當中,然後將飛船發射之後,再由飛船釋放衛星,實現飛船、衛星雙升空。
那麼,這次發射的「立方星」又是什麼玩意?
立方星,也叫「魔方」衛星,由於其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又被稱之為「微型衛星」。
立方星是近年來微小衛星領域的熱點,2015年9月25日,中國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載著四顆衛星飛向太空,其中就有3顆立方星。
相比其它衛星,立方星具有成本低、功能密度大、研製周期短、入軌快的特點,通過組網形成星座,可實現對海洋、大氣環境、船舶、航空飛行器等的監測。可應用於空間成像,通信,大氣研究,生物學研究,新技術試驗平台等方面。
然而,重點來了,眾所周知,中國發展航空航天技術可不是搞慈善,而是為了占據科技制高點,以免受制於人。
不論是以前的神舟飛船,還是現在的立方星,都是為了未來我國的太空戰略打下基礎。
然而,例外的是,這次發射的「立方星」可遠遠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它具有一個「誘人」的功能——具有攻擊性。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的最大特點便是信息化。
一旦開戰,戰場瞬息萬變,誰先掌握最多的信息,誰就有可能獲得勝利。
在這個時候,拼的就不是人力的多少,而是掌握信息數據的多少。
而這一點,恰恰是人造衛星最厲害的地方。
因此,在戰爭過程中,誰先搞掉對方的情報系統,比如衛星,那麼戰爭就成功了大半,即便美國也同樣如此。
而上面筆者提到的這個「立方星」,很有可能在未來的「衛星大戰」收穫奇效!
第一,由於體積較小,它能輕易的跟蹤、探測其它衛星,將關鍵數據回傳至地球,起到監視目標的作用。
第二,擁有自適應組網技術,一旦新的立方星上天后,能夠自動融入原有衛星網絡,使衛星「天網」可以不斷擴容,增強我國衛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
第三、看似衛星,實則是定時炸彈。正常運行期間,「立方星」可以為我國收集有效信息,一旦開戰或者出現其它緊急情況,「立方星」可以瞬間變成小型「動能彈」直接摧毀他國衛星,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換言之,別看小小的「立方星」,一到戰時就是一個「超級大炸彈」啊!這可比什麼雷射武器來得更直接,一打一個準啊!況且成本更低!
看到這裡,筆者心裡不免都有點小激動呢!這才叫悶聲搞大事,666啊!
相信這時候網友們肯定震驚的五體投地,沒想到衛星還能這樣玩。
然而事實上,這只是中國反衛星試驗中的其中一種,咱們還有更厲害的後手等著他們呢。
比如,咱們的遨龍一號。
由於擔心太空碎片的危害,美國和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都表示將放棄動能反衛星試驗。所以目前為止還在進行反衛星攔截武器研製的只有中國。
近些年美國不斷地指責中國進行的反衛星武器試驗產生了大量太空碎片。但事實上中國從2006年至今的10年間,只進行了7次反衛星試驗。。。。。。
而美國空軍負責太空監視的戰略司令部曾經抱怨過:「目前我們在太空中沒有一個負責空間飛行器運行秩序的機構,也沒有空中交通管制員,更沒有通行的方法知道什麼時候有什麼東西衝著你飛過來「。
這時,負責太空秩序整治,空間環境治理,處理太空碎片整理的機構和運行體制就應運而生了。我們暫時把這機構和運行體制叫做太空城管,不過這個城管是中國的: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2015年6月8日成立。
記得去年中國發射的「黑科技集成大禮包」——長征7號,上面就搭載了一台名為「遨龍一號」的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被美國軍方直接定義為「中國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
遨龍一號的設計——機動性及其靈活可伸展的機械臂——實驗成功後就意味著它也能被當作武器使用,能夠迅速接近並摧毀屬於敵對國的衛星。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鮑勃·沃克就立馬指示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司令約翰·海滕為可能的太空軌道戰爭做好準備。
筆者覺得啊!你們美國就是小題大做!
話說,我們幫忙清理太空垃圾,咋成了「反衛星」的壞蛋?呵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9382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