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政事堂
2017年8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布了《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
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外交部此次只是擺事實、講道理,並沒有搞出什麼嚴厲譴責和警告,反而有點受委屈的樣子。
剛剛好多朋友在微信問我,為啥最近一貫硬氣的中國外交部,為啥軟了呢?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關鍵先要明白,中印之間,已經和平了50多年,為什麼選在這個時間點上面,印度突然向中國發難,而完全不顧中印之間,難以逾越的國力和軍力差距。
外部因素呢,印度是俄國蘇聯時期的鐵桿盟友,實用主義的商人特朗普上台之後,意圖緩和因意識形態分歧的美俄關係,開始謀求對中國索取利益。
所以政事堂認為,莫迪是在與特朗普會面後,得到了美國的默許之後,才開始向中國發難。
當然,這只是觸發條件之一。
最根本的主觀因素,是印度的大改革家莫迪,自從14上台以來,其推行的全面改革,需要與中國爆發矛盾。
印度15年的勞工法案,創造了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1.5億大罷工。16年的幣改,引發了10億人口上街換鈔票。更不要說,17年的稅改,搞得全印度雞飛狗跳。
很顯然,印度的改革,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刀實槍的干。
而凡是改革,就有阻力。
就跟新中國成立之初一樣,印度人民雖然趕走了英國的帝國主義,但是他們頭上,依然有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兩座大山。
在印度的民主制度下,議會中充斥著擁有大量土地的土皇帝和壟斷某些行業領域的資本家。
而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是莫迪改革最大的阻力。
譬如說,印度作為全球鐵礦石的出口大國,2004年,韓國準備在印度建設千萬噸級的煉鋼廠。結果呢?由於土地問題、審批問題、農民抗議問題,最終,這個投資上百億美金的項目,竟然流產了。
而與此同時,隨著中國2001年加入WTO,鋼鐵行業蓬勃發展,成為了全球的鋼鐵霸主。
而印度在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之下,守著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卻都用於出口,在中國冶煉之後,再高價再買回去。
現在的印度,國內市場幾乎淪為了工業大國傾銷產品的半殖民地。
但是,作為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發展工業是印度的一條必經之路。所以,印度的有識之士們,才會將改革派莫迪選上台。
但是發展工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工業人口。
印度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掌握在少數的地主手中,而絕大部分的人口,也都依附著這些手握土地的地主。
讓地主出讓手中的土地和依附於自己的農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印度的民主制度下,地主可以輕易鼓動依附於自己土地的農民,在工業化的進程中,通過民主投票來阻止工業化進程。
所以呢,莫迪的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就像2015年,莫迪向對土地徵收法進行修正,目的就是政府可以繞過民主投票,可以修建大型工業園區。
印度中央改革的困難,與其地方的強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中央對地方的摻沙子早已是所有統治者們的必修課。通過山河相制,通過將一個區域的重點城市劃分給另一個區域,讓他產生缺口,防止形成地方的割據,並使得省份內部的保留文化衝突。譬如陝西的漢中,江蘇的徐州,湖北的襄陽,河南的信陽。
但是呢,一直當孫子的印度領導人,哪懂得這手腕?印度的省份和地區的劃分,完全是按照自然組成進行分割的,必然會導致各個區域誕生各自的山大王。
換句話說,印度的地方勢力,遠比中國要強,因此,莫迪對地方的改革難度,遠大於中國。
而且,印度依然錯過了通過暴力迅速改革的黃金期。
而想要工業化,就必須搞土改,釋放工業用地和工業人口。
而縱觀所有的後已開發國家,就沒有不讓地主流血的土改,蘇聯、大陸、台灣、韓國的土改,都是用刺刀殺得人頭滾滾改出來。
在日本殺的少的原因,是已經吃了美國爸爸的兩枚原子彈,死了幾十萬人,而且日本的土改,又是丟原子彈的美國爸爸來推動的。(地主你敢不服?找皇軍說理去啊!)
至於美國爸爸,因為土地和勞動力問題,而爆發的南北戰爭,其死亡人數比美國在一戰、二戰中加起來死亡的人數都要多。
而且,別看美國現在講人權,當年在美國的土地上,曾經有數千萬的印第安人的地主。。。。。。
嗯,死人是不會抗議的。
而如今,已經民主化的印度,是不可能通過流血來土改的。但是推進改革,又必將遭遇各地實力強大的地主階級的狙擊。
所以呢,莫迪在印度的改革,一方面要通過大量的贖買政策,另一方面,所有的政策都需要拉一派,打一派,利用地主之間的矛盾,來推動改革。
譬如說,近年來最成功的印度幣改,雖然很多地主的黑錢不得不上稅,但是又有很多地主利用優勢,率先以低價從農民手中收購舊幣,然後跟政府換新幣,在其中發了大財。
但是,這種贖買性質的改革,一方面,將會消耗掉國家大量的改革紅利,另一方面,莫迪又不得不在鋼絲繩上尋找平衡,避免遭遇地主集團的集體倒攻。
就像目前印度正在推行的稅改,其本質類似於朱相94年的分稅制,其目的是加強中央的徵稅能力。但是莫迪的改革,卻向各個地方勢力承諾,以後稅收低於之前的部分,中央政府會補上。
所以,莫迪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就勢必要讓農民階級失血。。。。這麼搞下去,在工業化出現紅利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莫迪都將承受越來越大的改革壓力。
而今年大力推行的稅改,由於承諾對地方政府補稅,使得印度目前的中央財政,更處於一個極度脆弱的狀態。
所以呢,目前在中印邊界搞出點爭端,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能夠增加全印度從地主到農民的凝結力,降低改革的阻力,並將民眾對莫迪的怒火,進行轉移。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我國90年代改革中,數千萬人的大下崗,竟然沒有鬧出大事兒。政事堂認為,這與從銀河號事件,到台海危機,再到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最後到南海撞機,這一系列的民族屈辱,還是有一些關係的。
當時工人都下崗了,公務員都開不出工資了,結果有人號召募捐航母的時候,竟能獲得全國範圍的支持。
所以呢,換個角度來看,如今的中國,仿佛站在了20年前美國的位置,成為了民族主義的靶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次外交部的發言,就很有意思了,完全以有理有據有節的方式,向全球表示出了一副受委屈的樣子。
其實,這都是給印度人民看的,你們的老大收稅,是來惹事兒的。
只要中國咬住理字不放,莫迪就下不了台,而且,印度在北部邊境集結的龐大部隊,更是會對印度改革期薄弱的財政造成致命的傷害。
就像當年台海危機時,我們對台萬艦齊發的姿態,以脆弱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多久。找個理由,威懾滿足之後,得了便宜就走。
而倘若那個時候,哪個大佬管不住,真要跟美台僵持起來,中國的改革就不得不中斷,也沒有機遇能夠融入全球大市場,更不可能實現後來的經濟飛速發展。
所以呢,如今現在對印度最大的懲罰,就是讓惹事兒的莫迪,進退不得,下不來台。而不是像當年的美國一樣,就那麼輕易放過我們。
我們只需要在藏南保持小規模的熱度,就可以拖住印度龐大的軍費支出,從經濟上壓垮改革轉折期的印度,讓他自食惡果。
這時候,政事堂不禁想到讓子彈飛中,湯師爺送給張麻子的一句話:
殺人誅心,赫然奏效。我再送你一個字,撐!撐得越久賺的越多,到時候跪在這裡的,就是黃四郎本人。
政事堂很樂意看到,就這麼拖下去,讓正在改革關鍵期的印度三郎,親自跪著求我們。(作者署名:顧子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937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