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殲-20的實際訓練編隊是5機編隊
在剛剛結束的軍力展示上,殲-20的三機編隊亮相外加上更驚艷的艙內視角,讓大家得以一睹五代機風采。而後殲-20首批列裝部隊的飛行員接受採訪,更讓人發現曝光的空軍「龍之隊」具備極強的戰術針對性,可以說這支首批列裝部隊的戰鬥力也堪稱全軍前列:同時列裝殲-20,殲-16,殲-10C三款最新機型,足以見證中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腳步之快。
殲-20進入現役部隊服役 這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世間事永遠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比來看,比中國殲-20還早一年首飛的T-50戰鬥機,現在還處於量產前的調整階段。根據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執行長尤里·斯里薩爾在接受塔斯社記者採訪時所稱:「到了2019年,我們應該可以量產T-50戰鬥機。」而俄羅斯國防部負責武器採購副部長,尤里·博里索夫很早就對外宣布,T-50在2020年前的計劃只有12架!如果,中國按照現在的小規模量產速度,到了2019年,至少會擁有30架殲-20戰鬥機,僅僅是數量對比,就足以讓俄羅斯人黯然失色。
T-50亮相 3架沒一架一樣的。。。
同時給俄羅斯人潑冷水的還有美國人。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軍事專家戴夫·馬宗達在近日撰寫的《為什麼俄羅斯新造的蘇-57是在浪費時間》一文中,特別指出,俄羅斯未來只會繼續增購蘇-30SM和蘇-35S,而很難有富裕資金採購T-5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比中國的殲-20戰鬥機,俄羅斯的「五代機」T-50占據不了什麼優勢。尤其是現在使用的AL-41F1發動機的T-50戰機,跟蘇-35S的發動機沒有本質上區別,而性能卻不及蘇-35S。這一點也可以通過俄國防部副部長尤里·博里索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表述的加以佐證:「飛行員們對4代++的蘇-35S戰鬥機的表現非常滿意,展現了非常不俗的特點」。戴夫認為,T-50不僅僅在國際上已經黯然失色,甚至在軍內也並不受人待見,因為從2002年正式立項開始,現在T-50也已經拖了15年之久了。
T-50現在的發動機性能甚至比不上蘇-35S的表現
但是,俄羅斯到現在還在苦撐T-50項目,很大原因是期待正在研製的「30型」發動機能夠扭轉乾坤。關於這個發動機外界知道的細節很少,但是土星公司保證改型發動機對比AL-41將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採用全新的結構和材料、工藝,大幅度提升性能。預計加力推力可能會達到17946公斤,這比AL-41提升了20%!如果這型發動機成功了,到2025年裝機T-50,那麼俄羅斯空軍可以到時候採購160架,當然這僅僅是俄羅斯空軍的樂觀估計。
印度人是不會讓俄羅斯輕易放棄的
俄羅斯仍然在苦撐T-50項目的另一個因素則是印度,印度畢竟現在累計投入了44億美元(包含國內配套研製費用),這也是為什麼印方一直不斷催促俄羅斯對印度轉移更多技術的關鍵所在,畢竟人家是金主。而如果T-50項目無果而終,那麼印度這個五代機的美夢可能要至少推遲10-20年才能「圓夢」,因此在印度的催促下,俄羅斯也不會放棄這個T-50項目。
無論是內置彈艙、進氣道迷幻隱身 ,還是發動機 T-50的麻煩遠沒有結束
T-50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最終技術狀態沒有定型,在莫斯科航展上儘管也組成了3機編隊,可仔細看3架都是驗證機,局部細節差距明顯,只是一種充門面的行為。而中國對外展示的可是噴塗正式服役五位數編號的殲-20量產機。同時,T-50身上還存在諸多謎題,例如是否有內置彈艙?是否真的能夠實現全向隱身?由於沒有S型進氣道,是否有其他方法來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等等難題其實都擺在俄羅斯人面前。雖然一直想宣布正式服役編號為「蘇-57」,可實際上一直到現在還沒公布,只能證明俄羅斯人現在遇到的難處可能太多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