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說一下坦克炮射擊的誤差來源
坦克炮射擊時的誤差來源可以概括為兩類,
第一類是由系統軟硬體水平決定的系統誤差。
比如火炮自身的跳角誤差,彈藥的誤差,火控計算機的計算誤差,以及橫風、大氣、火炮位置傳感器的測量誤差等。
第二類是火控系統、火炮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振動、形變而產生的隨機誤差。
第二類誤差又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火控系統的零位誤差,簡單的說就是火控瞄準線和火炮沒有對齊,
然後是火炮自身由於使用時的振動、顛簸以及受熱彎曲造成火炮自身的偏移量。
2.坦克炮校炮
校炮的目的是校正誤差提高射擊準確度,
歐美坦克較早裝備了雷射自動校炮裝置,而中國坦克則常常看到拿著炮口校炮鏡校炮的圖片,直到99A上,中國自用坦克才第一次裝備了雷射自動校炮裝置。
在此之前,很多人由於不了解和腦補,想當然地認為炮口校炮鏡校炮的方式很土很落後,而歐美坦克的雷射自動校炮裝置很拉風很高大上,因而將後者的意義神話。
實際上,坦克炮校炮的基本方法就是炮口校炮鏡+實彈射擊,即使是安裝了雷射自動校炮裝置的歐美坦克,也仍然離不開實彈校炮。
在此發一張美軍M1A2SEP坦克使用炮口校炮鏡的圖片,順便群嘲一下這幫軍盲。
3.炮口校炮鏡+實彈射擊校炮過程
下面根據解放軍教材的內容介紹校炮的過程,
(1)首先使用炮口校炮鏡校準火控零位誤差。簡單的說,就是調節火控瞄準鏡分劃零位,使其與火炮的指向對齊到目標靶上同一點。
(2)此時瞄準鏡分劃和火炮指向重合,理論上瞄準鏡指向哪裡,火炮就打到哪裡。然而因為系統誤差的存在,結果並不是這樣。
(3)所以還要通過實彈射擊校正系統誤差。其過程簡單概括為:對準目標靶中心,射擊3-5發炮彈,測量炮彈偏移量,換算後求出綜合修正量,輸入到火控系統中。
4.為什麼還要雷射校炮?
經過3中的過程,校炮結束,然後坦克就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了,
那麼為什麼還要用雷射校炮?
原因在於:
(1)實彈校炮對場地、人員、時間有要求。
比如操作炮口校炮鏡,至少需要有兩人配合,一人在坦克外面從側面觀察炮口校炮鏡,另一人在坦克裡面調整坦克炮指向和瞄準鏡分劃,
還要在一定距離(比如1200米)外設置靶標,還要實彈打靶,測量偏移,等等。因此,實彈校炮必須在有充分時間、場地進行準備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2)實彈校炮不能實時測量、修正誤差。
即使經過實彈校炮,但坦克炮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顛簸、振動和彎曲,依然會產生誤差。
而因為(1)中的因素,實彈校炮的進行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能夠實時修正火炮誤差的雷射自動校炮系統應運而生。
5.雷射校炮的原理和意義
其實很簡單,由炮管根部的雷射發射器發射雷射到炮口反射鏡,記錄炮口反射鏡反射的光點的初始位置,作為火炮的初始狀態,
隨著火炮的偏移,炮口反射鏡的反射光點的位置也會發生偏移,這個偏移量可以換算得到火炮的偏移量,然後換算成修正量輸入到火控系統,用於修正火炮誤差。
由於雷射校炮系統高度自動化,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所以可以實時修正火炮誤差,提高射擊精度。
6.雷射校炮是錦上添花
雷射校炮裝置的原理決定了它只能校正坦克射擊誤差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隨機誤差,而系統誤差這部分無法校正。
另外,5中提到過,雷射自動校炮系統校正的是火炮相對於「初始狀態」的偏移量,而火炮的「初始狀態」就是由實彈校炮確定的。
所以:
(1)雷射自動校炮裝置並不能替代實彈校炮。
(2)雷射校炮裝置必須以實彈校炮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發揮作用,進一步提高精確度。
作者:CD西門吸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912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