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撞機事件里,中國最大的得利是什麼?
這是個坊間熱度極高的話題,經常看到有人指出,EP-3E內部被有關部門和研究機構看了個遍,儘管機組人員已經盡全力破壞了機上設備,然而,真正的專家仍然看得出門道,之後中國的相關技術都出現了大步伐的進步。
然而這種說法畢竟不過街談巷議,難以核實。
最近拜斯諾登所賜,我們終於可以說清這個話題了,因為此次事件的美國軍方調查報告被斯諾登放出,這是一分貨真價實top secret的秘密報告!報告中,美國軍方的調查組詳細分析了可能被中國拿到的秘密!!
絕密報告怎麼流出的
撞機事件三個月後,美國海軍完成了此次事故的調查報告。但並未公布。
兩年後,CBS新聞的記者根據信息自由法案,要求有關部門提供關於此事件的報告,之後政府向記者提供了經審查的潔本報告,潔本的結論認為中國從迫降的EP-3E上拿到了一些秘密資料,但並未展開說明。
十年後,這份報告隨著斯諾登泄露的大量秘密文件曝光,讓我們得以比較清楚地了解,中國究竟在這次撞機事件中拿到了什麼。
撞機經過,王偉座機被切成兩半??
EP-3E駕乘人員6人,任務人員18人,包括語言學家,密碼學家和技術人員。該機當天早上由沖繩起飛,任務是監測中國的通信以及雷達和武器系統的信號。
它沿著在國際空域內香港沿海的一條偵察條件良好的監視路線飛行,高度為22500英尺
他們截獲陵水機場的信息時,飛行任務剛5小時,任務全程約10小時。
10分鐘後,中國雙機編隊出現在1英里外,此時EP-3E已經飛過其任務航線的最南端,已經調轉航線準備飛回基地,飛機處於自動駕駛狀態。
王偉座機(其實是81194)從EP-3E左後靠近,進至距離EP-3E的機翼10英尺處。王偉向美國飛行員行軍禮,然後退後至100英尺。
接著第二次迫近EP-3E,這次進至只有五英尺處,並向美國飛行員講話,然後再次下降。
接著他第三次靠近。 然而,這次,他操縱得太靠近飛機,被EP-3E的螺旋槳(1號發動機槳葉,既左翼外側那部)吸入。 碰撞破壞了殲-82的機體結構,使它斷成兩截並失控(報告原文為The resulting structural damage caused the F-8 II to break in half and lose controlled flight)!
這種措辭當然太誇張!
我們一般不會用切成兩半去描述垂尾被撞斷這種現象!殲-82怎會這麼不結實???
殲擊機殘片飛出擊中EP-3E鼻錐,將其撞斷,鼻錐飛出,擊中了3號發動機螺旋槳,既右翼內側那部。
國內某物證專家去實地勘察後寫得回憶,注意其中「留有明顯的中方飛機紅漆的痕跡」一句,這句話充分顯現了這位專家的水平,看下圖,j-8垂尾前緣是什麼漆色?!這水平也不知去了是幫忙還是添亂
EP-3(BuNo 156511, side code PR-32) 左翼外側渦槳發動機 槳葉,其上紅色為原塗裝殘存,斑駁的綠色漆來自81192的垂尾
王偉座機驟然失控後極速墜海
EP-3E的1號發動機停車,幾乎翻轉,艙內失壓,高度驟降,直到14000英尺,機長穩住飛機並決定迫降陵水後,飛過去大約需要20分鐘。
這20分鐘里,機長奧斯本用國際遇險呼叫頻率持續發出MayDay信號,而不是解放軍使用的頻率,但沒有回應。後來奧斯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個時間太短,不夠解放軍走完指揮鏈,所以沒有使用解放軍的頻率呼救。
這20分鐘里,機組人員都忙著銷毀涉密資料,但是他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
機組人員根本沒銷毀多少秘密資料!
因為他們既缺乏必要的銷毀手段,也極度缺乏相關訓練!而且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都帶了什麼秘密資料!
儘管之前已經多次發生電子偵察機與中國戰鬥機的近距離接觸,但機組人員從未進行過飛行中的緊急銷毀訓練!
調查組總結說:儘管機組人員在碰撞和登陸之間有大約40分鐘的時間——有大量時間拋棄或摧毀所有敏感材料,但是,他們「既沒有足夠的手段,也沒有標準程序,去銷毀計算機,電子介質」。
另一個問題是,機組人員居然沒有機上密品和涉密資料的完整清單,這樣他們很難保證所有涉密資料都被銷毀,甚至在事故後調查時,調查人員也只能根據當事人的回憶去推斷中國究竟拿到了什麼東西!
1968年,北韓在公海奪取了美國的普韋布洛號偵察船,並從船上獲得了大量高度敏感的情報材料。 從那時起,電子偵察任務人員都要接受緊急銷毀程序的培訓。 但EP-3E機組人員上只有一名船員參加了飛行中的緊急銷毀訓練。
確有緊急行動計劃規定在敵對領土上著陸,任務人員應切割或拋棄敏感材料,用斧頭摧毀設備。 但計劃文件沒有說明該如何做到這一點。
結果,機組人員不知道硬碟驅動器應該以特殊方式銷毀才能防止數據恢復。 「我們訓練了一百萬次降落傘演習。 我們有消防演習。 但我們從未對秘密數據實行緊急銷毀程序,「機組人員說。 「我們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飛機上沒有粉碎機,機組只能用手撕碎紙質秘密材料,碎片撒滿整個飛機,他們希望中國人沒法復原。 他們還用手撕拉扯斷攔截數據的盒式磁帶。
EP-3E上倒是有把消防斧,是用來鑿穿艙壁的,但斧頭太鈍,手柄太短,無法有效地摧毀設備。於是機組發揮主管能動性,把筆記本電腦摔在地板上,用腳跺和踩,往桌子上拍,在椅子上折,,,連事故報告的美國調查組都相信這些方法根本沒用,中國當然可以從中恢複數據!
機上有個裝有涉密材料的超重的文件箱,有名人物人員回憶稱,一位同僚交給他這個東西,要他用這個去砸毀能看見的所有設備, 這個箱子可能是個通訊安全局的資料存儲箱,其中包含加密密鑰材料。用這個文件箱去砸設備時,箱體被撞開,裡面的涉密資料灑地到處都是。
機組人員設法從緊急艙口丟棄一些加密密鑰材料,以及密碼本和兩個筆記本電腦。 但是,仍有16個加密密鑰,其他碼本和筆記本電腦以及用於處理信號情報的大型計算機留在機上。 對於信號採集設備,機組破壞了顯示終端和控制,而不是系統中最關鍵部分的調諧器和信號處理器。 機上還有一些加密的語音和數據設備,用於保護飛機和基地之間的通信和數據傳輸 ,機組人員設法將其內存清零。
唯一算美國人走運的是,這架EP-3E已經是老型號了。據任務指揮官奧斯本透露,電子偵察機部隊當時正進行重大的監視設備升級,但他們的飛機距離升級還有兩個星期。 他說:「我們在那架飛機上的裝備已經老了,已經過時了,很多設備都沒有正常工作。」
中國究竟拿到了什麼?
首先是加密用的密鑰!並且可能破解這些密鑰!
密鑰被破解,就能洞悉所有使用這些密鑰加密的信息!
調查組發現EP-3E上有很多不必要的涉密數據,不必要地增加了失密的風險。 例如,他們擁有整個碼本以及近一個月的價值最高的秘密密鑰材料 - 這本來是飛行任務結束之後才用到的。
密鑰被破解並不是大問題,因為美軍每天都在改變鑰匙,在間諜飛機降落在中國後的15個小時內,美軍已經淘汰了當天用到的所有密鑰,換了新的密鑰。
美國的密碼能力被中國摸底!
被中國拿到的密鑰不光可以解密當天的美國通信,而是讓中國可以對美國密碼學方法摸底。 調查組認為,美國在其密鑰材料和密碼設備中使用了「高質量隨機化和強大的故障保險設計」。 如果中國研究將相似設計納入自己的系統的材料,那麼美國將來更難分析中國的通信。
掌握絕密的美國信號情報搜集指令和數據!
機組人員還有一本手冊,全面概述了美國如何利用信號和近二十個美國信號情報指令,或這些指令的摘錄,其中許多對機組人員的任務並不重要。 國家安全局局長發布的指示規定了SIGINT活動的政策,其中一些包括收集,處理和分發攔截的詳細說明。 三項指令特別敏感:信號識別和報告的特殊程序、在中國,北韓,菲律賓,柬埔寨,越南和泰國徵集信號的具體目標、以及中國可能用來注入截獲的假數據。
飛機上有六台筆記本電腦,其中兩台是機上最機密的系統。 它們裝了一套用於收集、分析和處理通信情報、外部儀器信號和電子情報信號的軟體工具。
其中一個筆記本用於處理所謂的PROFORMA通信。 這些是指揮和控制中心與雷達系統、武器系統(地對空飛彈、高炮和戰鬥機)之間的通信。 當時EP-3E正在搜集中國S-300地空飛彈的相關情報,這個筆記本里裝有非常詳細的信息,用於處理北韓,俄羅斯,越南,中國和美國盟國的二十多個PROFORMA通信。
調查人員擔心,這些信息將導致中國改變其通信方式,以防止將來美國收集PROFORMA通信,或幫助中國收集和處理其他國家(包括盟國)的通信。
美國人覺得最要命的失密事項還不是前面這些
雖然前面的已經夠要命了,但在美國調查組看來,還有2項更要命的失密事項:
第一,調查組認為飛機上最敏感的信息是電子偵察任務的任務要求,這些東西中國可能拿到。
這個要求會展現美國真正感興趣收集的數據以及中國用的頻率和呼號。 這些東西被中國拿到絕對是嚴重的失密,因為中國會針對性改變做法。 在收集通信信息的系統里,機組人員也無意中遺留了45分鐘的加密和解密的中國海軍通信記錄,錄在磁帶上。
在碰撞發生三個月之後,也就是調查組在報告寫的時候,還沒有發現中國的通信習慣或方法有任何改變。 但調查組警告說,這可能會在以後的幾個月和幾年內發生變化。 然而,他們似乎並不擔心:他們認為就算中國採取新的對策,美國仍可以通過一點點的努力來克服這個問題。
第二,美國定位和跟蹤中國潛艇,包括跟蹤戰略核潛艇的能力被中國摸底!
最後一個要命的,是飛機上的涉密資料會暴露出美國有能力定位中國潛艇,並且能收集中國潛艇相關的通信信號,並能通過測向定位把潛艇與特種任務艦艇聯繫起來。 調查組認為:「中國可能知曉美國的這種(定位潛艇)能力,但是(撞機事件之前)可能並不知道這些信息可以從SIGINT收集和分析中獲得。」 這些數據還暴露了美國對中國戰略核潛艇發射的彈道飛彈計劃的了解程度,包括組織,飛彈測試和通信。
美國有多大損失,或說中國有多大收穫?
這個問題是一體兩面,美國人覺得是損失的,一定是中國的收穫。雖然前面列舉了那麼多,但這些全部是美國調查組的推斷,中國真正的收穫其實無從準確和詳盡地理清,因為中國方面有高度的保密機制,不會透露相關情況。
調查組最終得出結論,情報損失並不是災難性的。
至多就是中度甚至低度的損失。
然而他們也表示,因為缺乏密品和秘密資料清單,所以不可能100%有把握能查清究竟什麼秘密可能被中國拿到。
儘管如此,中國從中獲利極大的說法一直在美國國內流傳。
2010年,大名鼎鼎的記者西摩赫什在紐約客發表一篇文章透露稱,歐巴馬當選總統(2009年1月20日)後不久,美國國家安全局察覺到中國人對美國通訊的截獲。 截獲內容包括國海軍活動計劃的細節,而且美國官員認為這是中國人故意讓美國察覺的,目的是向美國展示中國的情報截獲的能力。赫什認為中國這種能力與南海撞機有關。
當然,赫什這種觀點也無法證實。
至今,美國國家安全局拒絕對泄露出的南海撞機事故報告置評,也不肯置評其中透露的情報損失情況。(作者署名:邊境計劃firefly)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軍事:最多軍迷首選的軍事門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9017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