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乎
簡訊:朝鮮朝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型號不詳飛彈
韓聯社首爾7月29日電 據韓國聯合參謀本部29日消息,朝鮮於28日晚11時41分許從慈江道舞坪里一帶朝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型號不詳的飛彈。
聯參方面隨即向總統文在寅彙報了相關情況,文在寅將於凌晨1時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全體會議。(完)
北がミサイル発射 EEZ落下か | 2017/7/29(土) - Yahoo!ニュース
菅義偉官房長官は29日未明、首相官邸で緊急の記者會見を行い、『昨日午後11時42分、北朝鮮中部より弾道ミサイルが発射され、45分程度飛翔(ひしょう)し、日本海の我が國の排他的経済水域(EEZ)內に落下したとみられる』と発表した。現時點で航空機や船舶への被害は確認されていないという。(朝日新聞デジタル)
根據日本內閣剛剛舉行的緊急記者會,亦即韓國軍方的最新消息,朝鮮於2017年7月29日凌晨(東京/首爾時間)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飛彈經過45分鐘左右的飛行,可能落入了日本的專屬經濟區水域。
可以說,這是一次「預料中」的飛行,早在朝鮮慶祝「戰勝節」亦即韓戰停戰紀念日(7月27日)前夕,就有外媒援引美國軍方消息表示,朝鮮似乎正在準備進行新的飛彈發射試驗。雖然朝鮮並沒有如外界想像一般於27日當天進行飛彈發射,但「戰勝節」經過不到24小時,這枚箭在弦上的飛彈還是被觀測到飛上了天空。
根據目前的情況,總結出了幾個值得關注的細節,供大家參考:
1、飛彈發射時間
朝鮮發射飛彈,尤其是金正恩親自視察的彈道飛彈發射,多安排在凌晨進行。這可能主要考慮到天色未明時,飛彈的準備作業可以躲避西方衛星的偵察,此外最高領導人晝伏夜出的生活工作習慣可能也是如此安排的原因之一。
此次朝鮮罕見地選擇深夜發射(換算成朝鮮時間為28日11:10分左右),屬於較為少見的發射時機。這一選擇的目的究竟為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2、飛彈可能的等效射程及型號
本次飛彈飛行時間,根據日本內閣的新聞報道,約為45分鐘左右,而飛行軌道高度約3000km(2017年7月29日01:36:42更新:twitter上有「彈道高度3700km」信息出現,韓聯社也援引韓軍消息證實了這一高度):
北朝鮮が弾道ミサイル発射 EEZ內に落下と推定 防衛省 | NHKニュー
防衛省関係者によりますと、ミサイルの高度は3000キロを超えた可能性があり、落下した海域は奧尻島の西の日本の排他的経済水域內の可能性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圖1 飛行軌跡示意圖(NHK)
即便除去計算誤差,這一數據也應大於朝鮮「火星-14」發射時的39分鐘/2800km,為朝鮮彈道飛彈飛行等效射程最大的一次。根據 @養雞 的推算,本次發射的等效射程約為近8000公里。
這一等效射程足以覆蓋美國西海岸的重要城市,如西雅圖等:也就是說,如果相關信息來源準確,計算無重大失誤,朝鮮將從即日起,具備真正的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
此次發射的飛彈,可能是「火星-14」(首飛於7月4日),而該次發射的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挖潛,實現「火星-14」的射程增加,達到「攻擊美國本土」的最初設計目的——甚至,朝鮮7月4日的試射並不是一次「火星-14」的全射程試驗,採用了如少加註推進劑、發動機提前關機等方式控制了飛彈射程,此次發射才是「火星-14」飛彈「真正的」全射程發射;
另一種可能,根據 @養雞 的猜測,則是朝鮮進行了新型號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根據朝鮮2017年4月閱兵的展示,朝鮮可能在發展多個型號的洲際彈道飛彈(如題圖中所示),此次發射的飛彈,就是多種型號中的一種,具備優於「火星-14」的射程,並於此次發射中證明了自身的飛行性能。
圖2 朝鮮於2017年4月展示的一種TEL(運輸-起豎-發射)彈道飛彈及發射車構型
無論如何,此次飛行都證明了一個冷酷無情的事實:朝鮮的彈道飛彈,當前的確具備對美國本土進行打擊的能力。無論是美國在此前評估的「朝鮮可能於2-3年內擁有攻擊本土的飛彈」,亦或是後續修訂的「朝鮮可能於1年之內擁有攻擊本土的飛彈」,都被證明出現了明顯低估。
當然,以上分析和推測都是基於當前(2017年7月29日00:59:34)所知曉的公開信息推測的。如果相關數據出現錯誤,本推算亦有存在顛覆性錯誤的可能性,我們會對本次發射繼續予以跟進,也相信朝鮮將會在很快的時間內就此次發射進行公開報道。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查看原文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朝媒播放視頻:朝鮮民眾得知射彈成功歡欣鼓舞】7月4日,朝中社發布視頻,顯示朝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8402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