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是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四代空中優勢戰機,該機未來將擔負中國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頭部、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高亮銀灰色塗裝(原型機為深綠墨色)。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飛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同時配備中國國內最先進的新型空對空飛彈。殲-20B裝備「渦扇」-15後巡航速度可達1.8馬赫,最高速度超過2.2馬赫,與美軍F-22戰鬥機不相上下。
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台報道殲-20戰鬥機正式進入空軍序列。2016年下半年曾有消息傳出,殲-20首批量產型已經進入空軍部隊,根據曝光的殲-20機身編號,首批裝備殲-20的部隊為空軍某試訓基地某旅。而中央電視台的此次報道,則是以官方身份首次證實殲-20已經進入空軍服役,殲-20作為中國首款第四代戰鬥機,融合了全球多種已經在使用的優秀戰鬥機的特點,具備極強的隱形性能、機動性能。比如美國F35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也被技術人員整合到殲-20戰鬥機上。殲-20是世界上第二架應用EODAS的戰鬥機殲20是首款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隱身戰鬥機,採用DSI鼓包進氣道。
殲-20在機腹部位有一個主彈倉,機身兩側的起落架前方各有一個側彈倉。殲-20的側彈艙門為一片式結構,這個彈艙艙門向上開啟,彈艙內滑軌的前端向外探出,使飛彈頭部伸出艙外,再直接點火發射。值得注意的是,殲-20的側彈倉門,為一片式結構和起落架倉門是銜接的,共用一條鋸齒縫,兩個倉之間相互被隔斷,但是表面蓋板卻是相鄰的。這樣的設計減少了一條散射縫,對隱身有利。殲-20在伸出飛彈發射架後,彈倉艙門依然可以關閉。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減小阻力和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是一種非常好的隱身設計,乃世界首創鋸齒開艙門。這對於西方來說,他們似乎一直不肯承認這一戰機的戰略實力。一般來說,空地反輻射雷達都是轟炸機才能安裝,但殲20作為一款全新的戰鬥機,其機腹彈倉空間大,武器組合比較自由,再加上中國近些年來空載武器的進展迅速,西方將會為他們的疏忽而付出代價。
殲-20是一種機動性、敏捷性和大仰角能力非常突出的戰鬥機。該機採用了獨一無二的「鴨翼+邊條+前後襟翼+全動尾翼」的綜合氣動布局來提高飛控能力。大三角翼安裝在進氣道上邊緣。主翼帶有下反角,可以增加滾轉速度、提高飛機的敏捷性。大舵效的全動垂尾可提供足夠的航向操縱力矩,進而提供較大的滾轉速率,殲-20作為第四代戰鬥機,在目標探測與跟蹤方面必須追求「先敵發現」的能力和多目標探測與跟蹤能力,因此,殲-20採用了加密數據鏈信息系統,它能夠在數架殲-20之間實現探測情報共享,從而大大拓展每架飛機的態勢感知空域。它也可以由一架打開雷達探測多個目標並利用數據鏈傳輸給其他幾架保持雷達靜默的飛機,實現較隱蔽的接敵與攻擊。數架殲-20組成的編隊足以控制大片的空域,再加上其超音速巡航能力、強大的主動式電子對抗能力,殲20進駐西南地區,對這一區域的不少國家形成威懾,目前越南等國,把他們的蘇30當寶,經常展示蘇30炫耀武力,而殲20一出他們的蘇30存在的意義只能是殲20的靶子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