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八武器庫
圖片為前蘇聯在上個世紀60年代研製的SS-20中程飛彈,全重30多噸,射程為5000公里,可以攜帶3個爆炸當量為15萬噸的彈頭,圓機率誤差在400米左右,其發射方式為固定井和公路機動發射,生存能力較強,前蘇聯一共部署了400多枚該型飛彈,基本覆蓋大部分高價值戰略目標。
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前蘇聯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在封鎖之下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甚至連平時的生活必需品—麵包也快買不到了,在這種情況下,前蘇聯為了緩和與美國之間關係,雙方簽訂了中導條約,約定各自銷毀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和中短程飛彈,美國主要銷毀潘興中程飛彈,一共還不到300枚,而前蘇聯卻要銷毀上千枚飛彈,其中大約一半為SS-20飛彈。
實際上,中導條魚的簽訂並非一帆風順,美國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除了SS-20飛彈外,另外一種短程地對地飛彈奧卡飛彈也是美國的心腹大患,但是這種飛彈的射程還不到400公里,並沒有達到500公里的銷毀標準,但是美國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奧卡飛彈,蠻橫的要求前蘇聯將奧卡飛彈也納入到銷毀之列。
而此時的戈巴契夫似乎素手無策,為了討好美國儘快達成協議,緩解國內糟糕的經濟狀況,只得答應,最後竟然命令設計人員強行增加奧卡河飛彈的燃料裝載量,將其射程提高到500公里的射程,就這樣,倒霉的奧卡河飛彈就成了協議的犧牲品,上百輛飛彈發射車和300多枚飛彈連同設計圖紙和生產設備一併銷毀的一乾二淨。
奧卡河飛彈的設計師名叫謝爾蓋·涅波別季梅,是一名武器設計大師,曾經主持設計過多種反坦克飛彈和防空飛彈,在聽聞此消息後,竟然氣的吐血直接被送到醫院療養了一個多月才緩過勁來,而前蘇聯一位將軍曾對此評價道,奧卡河飛彈幾乎是無法防禦的,失去了這種飛彈,前蘇聯也就失去了近程打擊能力。
事實也是如此,如今的俄羅斯回過頭來又繼續研發伊斯坎德爾型飛彈,為的就是將失去的能力重新撿回來,而謝爾蓋·涅波別季梅為這種飛彈的重新設計和生產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晚年的謝爾蓋·涅波別季梅曾經來到中國演講並告誡說,銷毀奧卡河飛彈的決定無疑是非常愚蠢的,這是一個大國的屏障,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可寄希望於任何人,這種事情中國一定不要做。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