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向俄羅斯購買S-400,對美國和北約釋放強硬信號

陳得財| 2017-07-27| 檢舉

中國之聲《晚高峰觀軍情》北京7月26日電(記者朱梁文軒):據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昨天(25日)表示,土耳其已經與俄羅斯正式簽署協議,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土耳其作為北約國家,為什麼最終會選擇購買俄羅斯的尖端武器?這是否意味著土耳其將與北約漸行漸遠?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梁永春將為您詳細解讀。

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資料來源網絡)

早在2009年4月,土耳其國防工業局就發布了遠程防空反導系統的採購招標書,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都曾參與過競標。軍事觀察員梁永春指出,政治考量一直是影響這次武器購買的重要因素。

梁永春:當時美國的愛國者,包括俄羅斯的S-300,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生產的紫菀飛彈,以及中國的紅旗-9飛彈都參加了競標。土耳其軍方最初選中的是中國的紅旗-9,因為它在這四個選項當中性價比最高。但是土耳其軍方的選擇很快就不得不屈從於國際政治的壓力,因為美國就開始橫加干涉。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曾經表示,不希望看到正常的軍購項目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但實際上國際政治現實就是如此。

土耳其被迫放棄了紅旗-9,又覺得法國的紫菀飛彈太老舊,當時大家普遍認為愛國者飛彈的機會就變得很大。但是沒有想到,去年7月土耳其發生了未遂政變,隨后土耳其和美國的關係迅速惡化,這樣愛國者飛彈就徹底出局了。最后土耳其是利用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機會,提出不想要俄方最初投標的S-300,而是要直接購買俄羅斯最先進的S-400防空飛彈,雙方接下來又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包括對這批防空飛彈的付款方式、生產方式等等,都進行的具體磋商,現在終於簽了合同,所以應該說也算是一波三折了。

S-400飛彈 (圖片來源網絡)

北約曾經威脅稱,如果土耳其採購中國或俄羅斯防空飛彈,就不能再共享北約的防空反導情報。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認為,土耳其最終選擇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既是一個政治決定,同時也有重要的軍事和經濟方面的考量。

梁永春:很顯然土耳其在採購防空飛彈這個項目上,國際政治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特別是近兩年來,土耳其和美國、歐盟、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直接影響到它對外軍事採購的意向。

但是同時經濟和軍事的因素也不可忽視,畢竟武器是用來打仗的,而不是買來作秀的。S-400防空飛彈的技術性能指標要明顯比8年前參加投標的那四款飛彈都要先進得多,而且最終談下來的價格只有25億美元,我們知道土耳其最初招標的價格是40億美元,所以相比之下它的成交價要低了很多,而且這25億美元還是以貸款方式購買,在這四套S-400系統當中有兩套還要在土耳其設廠生產。所以從經濟角度來看,土耳其這筆生意也算做得很實惠了,通過貨比四家,它最終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它整個購買過程,首先是因為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又有很現實的軍事和經濟因素的考慮。

S-400飛彈發射瞬間(圖片來源網絡)

有媒體指出,這筆交易意味著土耳其開始從政治上疏遠美國和北約。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表示,這次購買是土耳其對美國和北約釋放的強硬信號,當前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正在加速洗牌和重組。

梁永春:我覺得從短期看,它對美俄關係肯定會有一定的改善,最近特朗普和普京已經達成了在敘利亞的停火協議,它現在如果是不支持敘利亞反對派,這樣的話俄羅斯會歡迎的,會減少美俄在敘利亞的對抗性。但是從長遠看,我覺得它對於改善美俄關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首先,美俄在敘利亞的政策追求是完全不一樣的。俄羅斯現在在敘利亞的政策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把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中東的主要據點,要長線的經營。美國伊拉克戰爭之後,雖然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受到很大的挑戰,但是美國還是想儘可能經營它對中東的控制權,美俄之間這個矛盾是不可能調和的。另一方面,美國對俄羅斯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尤其是美國國內,美國媒體,美國民眾對俄羅斯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我覺得這會長期影響美俄關係,這個不取決於特朗普本人,甚至都不取決於特朗普政府。

 

美俄關係將走向何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814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