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核潛艇通過丹麥附近水域 丹麥出動空軍拍下其霸氣航行照

Alinna ...| 2017-07-24| 檢舉

當地時間7月21日,俄羅斯海軍的941型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RFS Dmitriy Donskoi TK-208)和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RFS Pyotr Velikiy 099)航經丹麥日德蘭東部的Djursland半島水域。據悉,"彼得大帝"號和 "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是7月17日從俄羅斯北莫爾斯克港出發的,它們此次航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波羅的海的聖彼得堡,在那裡它們將參加7月30日舉辦俄羅斯海軍節海上閱艦式。

而作為北約成員國的丹麥自然不會放棄「圍觀」的機會,丹麥空軍隨後便發布了空軍軍機拍攝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和「彼得大帝」號經過Djursland半島水域時的圖片,從圖中可以看到,潛艇和巡洋艦都氣勢非凡。

航行中的颱風級核潛艇

航行中的颱風級核潛艇

「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是俄羅斯海軍目前現役唯一的一艘「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也是俄羅斯海軍目前噸位最大的現役核潛艇。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蘇聯時期建造的最大的彈道飛彈核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潛艇全長175米,寬23米,吃水深12米,水上排水量近23200-24500噸,水下排水量33800-48000噸,最大前身達400米。

颱風級核潛艇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由蘇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一共建造了6艘。蘇聯解體後,三艘被拆解。剩下的三艘被俄羅斯海軍接手,目前有兩艘已經在2013年退役,只有首艇「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經現代化改造後,仍處於服役狀態,隸屬於俄羅斯北方艦隊。但這艘核潛艇並不外出執行戰備巡航任務,而是主要用於試驗「布拉瓦」(SS-N-30 「圓錘」)洲際彈道飛彈,即便如此,「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每次出動都會觸動北約國家的神經。

丹麥民眾圍觀大黑魚

而除了丹麥海軍,丹麥普通民眾似乎對這條「大黑魚」也十分感興趣,紛紛騎著駕船緊跟在這艘潛艇後面圍觀這艘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俄羅斯海軍竟然沒做任何阻攔,此外,還能夠看到一艘疑似丹麥海警的快艇伴隨在颱風級核潛艇右邊。

航行中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

俯拍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裝備的「基洛夫」級巡洋艦的4號艦,也是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旗艦,同時還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艦艇。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大型軍艦,艦長250.1米,全寬28.5米,吃水10.3米,標準排水量23750噸,滿載排水量25860噸,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及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基洛夫級配備有各式防空、反潛、反艦武器,而且還在世界上率先採用垂直發射模式發射反艦飛彈。基洛夫級巡洋艦艦上總共裝載超過500枚飛彈,是美國載彈量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的4倍,因此有「武庫艦」的稱號。其噸位之大,火力之強,在當時曾一度使各國海軍為之震驚。《簡氏防務周刊》更是將其定級為"戰列巡洋艦",是世界上武備最為強大的水面戰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共建造了4艘,目前僅有彼得大帝號在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服役,其餘的三艘中一艘退役,剩下兩艘目前正在接受現代化升級改造。而這也是俄羅斯海軍面對有限的軍費預算,面對新建戰艦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老舊戰艦壽命損耗的步伐,為了維持戰鬥力,不得不這麼做的原因。而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具備強大綜合打擊能力的遠洋艦艇,還是具有一戰的資本的。

此次「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核潛艇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從巴倫支海前往波羅的海一路航行過去,少不得要讓作為北約成員國的挪威、丹麥、波蘭等國緊張一番了,甚至按如今的路線走下去,有可能會經過德國附近水域,而這也算是俄軍再次向北約秀了一次肌肉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785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