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能實現重返亞洲戰略 中國開始逐步接管亞洲

Alinna ...| 2017-07-23| 檢舉

 

「重返亞洲已死」,這是特朗普的幕僚宣布的,可以說是特朗普內定的。可是,這與我所說的「重返亞洲已死」有本質的區別。特朗普的「重返亞洲已死」,指的是自動的放棄,是美國的一種「自殺式」行為。我所說的「重返亞洲已死」,是被中國主動的絞殺,也可以說是中國取得了反亞洲再平衡戰略的勝利。8年前,歐巴馬政府提出了重返亞洲搞戰略再平衡,意圖就是遏制中國崛起,中國當然要進行反制。這8年時間可以說是美國的亞洲再平衡與中國的反亞洲再平衡的重大較量。中國用8年的時間,不但成功的拒止了美國重返亞洲搞戰略再平衡,還正在逐步的接管亞洲的主導權。

美國重返亞洲搞戰略再平衡,不外乎如下抓手。

 

首先,南海危機是美國製造的重返亞洲戰略的突破口。可是菲律賓的突然退出,東協整體性的轉向,以及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加速,標誌著美國南海戰略的失敗。雖然越南至今還是小動作不斷,但這也僅限於中越雙邊的爭端。雖然美軍還時不時的在南海挑釁,可沒有東協的參與和支持,也只能是自娛自樂。

其次,中日釣魚島危機也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一環。可是,中國的強硬出擊,已經實現了釣魚島的新常態。不久前中日高層的漢堡會晤,雖然短暫,但也至少透露出雙方至少不會惡化局勢的姿態。日本一直拒絕參與美國南海巡航,雖然未必是怕中國報復,至少也是不願意與中國強硬對抗。美國要想利用中日之爭取得戰略再平衡上的突破基本上不可能。

近日,安倍的支持率大跌,安倍政黨在東京選情上又失敗,安倍將下台的傳言不斷。一旦安倍下台,美日關係、美國的日本戰略恐怕都得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其三,朝核危機問題,是體現美國在亞洲軍事存在的重要一環。中朝雖然有反目之嫌,但卻沒有成仇之意。雖然薩德已經成功入韓,但文在寅上台後薩德的功效可就大打了折扣。在解決朝核危機問題上,文在寅與特朗普明顯的是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特別是文在寅政府提出了以韓國為主和平解決爭端的政策,明顯的是不想被美國的戰略所束縛,更不想成為中美之爭的犧牲品。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韓美日趨分心而中俄則更加一致,這等於打亂了美國的半島戰略。

 

其四、台灣問題上,雖然蔡大搞台`D之後兩岸關係惡化並呈現出危機跡象,但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基礎,支持台`D等於向中國宣戰。相信特朗普是不會魯莽行事的。相反,蔡大搞台D,反而使美國不敢過度的對中國打台`灣牌。

蔡搞台獨惡化兩岸關係,使台`灣陷入空前的孤立狀態。不但經濟上承受嚴重損失,台`灣內部的政治環境也加速惡化。不但國民黨與民進黨敵對情緒嚴重,民進黨內部也呈現嚴重的分裂之勢。這反而使島內民眾更進一步的增加了對台獨危害的認識。風波過後兩岸關係很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五、亞投行建設、亞洲互聯互通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深得人心。不但亞洲域內國家積極參與,域外的國家也在積極的參與。而美國目前反而自動的隔離在外。這正是體現中國領導力的最佳表現。

以上表明,美國不但沒能實現亞洲戰略再平衡,反而已經失去了抓手,手裡根本沒有好牌可打。被中國的反亞洲再平衡戰略所成功的反制。基本上宣布了歐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的死亡。

 

目前,美印似乎正在走近,而印度似乎是有意要當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急先鋒。印度真的會聯合美國與中國搞對抗嗎?恐怕未必。印度的國家戰略目標同樣是世界超級大國,這決定了印度不大會依服於美國來實現崛起。印度國家戰略方針之一同樣是不結盟政策,歷屆政府都沒有改變過。莫迪恐怕也不會改變。與中國對抗,印度的最大後顧之憂是中國的鐵哥們巴基斯坦。中印對抗必然形成中巴二打一的局面。俄羅斯是印度的傳統朋友,而俄羅斯目前卻正在與美國進行新的「冷戰」式對抗。過分的靠近美國就等於丟掉了俄羅斯這個傳統的朋友。印度人雖然「阿三」,但並不傻。與中國對抗的利害得失不會算不清楚。可以說,美國是很難打出印度牌來與中國對抗。

 

總之,美國在亞洲已經失去了抓手,而中國卻在亞洲和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沒有抓手就談不上戰略再平衡。剩下的也只有與中國進行直接對抗,而這卻又不符合美國利益和戰略方針。如此看來,已經不用特朗普動手,中國就已經實際上揭殺了歐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亞洲的地緣政治已經出現了重大的轉變,中國正在逐步的接管亞洲的領導權。(作者署名:風留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772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