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5飛彈
飛彈是先進裝備,但對其維護和操作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可能釀成慘劇。S-75式防空飛彈(北約代號薩姆2)是第一代防空飛彈的代表,其出現給各種戰機,特別是高空偵察機轟炸機造成了巨大威脅,可謂開啟了一個新時代。但其操作也要十分小心。
越戰期間的S75飛彈
1969年,正是越南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刻,越南軍隊獲得了蘇聯援助的大量S75防空飛彈,並將其用於防空,特別是對首都河內等重要城市的保護。在5月3日的防空戰中,位於河內東南郊的一個地空飛彈營4部S75發射架對著B52轟炸機齊射了4枚飛彈,但其中的三枚在發射出去以後沒多久就一頭扎向了地面,正好砸在了一個村莊上。村子裡的老百姓和部分駐紮在此處的軍人也知道美國人是去炸河內城的,不會把炸彈扔到一個小村莊裡,根本就沒有在戰鬥時跑防空洞,但誰知道美國人的炸彈沒有下來,自己的防空飛彈卻砸在了頭上。隨後,飛彈沒有消耗掉的燃料(因為剛剛發射出去,內部還有大量易爆的燃料,極其可怕)和彈頭全部爆炸,整個村子被蕩平,200餘人喪命。
越軍飛彈兵的宣傳照,實際上他們可沒照片里那麼嚴謹
事後,越軍對這次事故進行了調查。通過遺留在現場的飛彈部分殘骸的尋找和勘察,以及對飛彈營維護人員、指揮員的輪番訊問,最終還原了事故原因:缺乏經驗和訓練的多名飛彈兵在戰前維護飛彈後把制導控制設備的幾個電路接頭接反了,導致本該往上爬升的飛彈一頭栽向了地面。第四枚飛彈之所以正常,因為是由維修部門的幾個老兵弄的。但按照規章,維修部門的領導和技術骨幹必須對整備完畢的飛彈進行二次檢查,但因為戰況緊急,越方經常省掉這個步驟,釀成了悲劇。
發射中的S75
S-75還出現過打爆自己人飛機的悲劇,因為當時的敵我識別系統很不完善。1960年5月1日,美軍的U2高空偵察機從巴基斯坦起飛,前往蘇聯烏拉爾地區進行偵查。蘇方的起飛的戰鬥機攔截無效,隨後國土防空軍起飛了SU9式高空截擊機參與攔截。但不巧的是 ,因為缺乏協調,正當SU9沖向U2時,附近潛伏的S75飛彈部隊打了一個三發齊射,SU9被飛彈當成了目標,凌空打炸,飛行員當場陣亡。不過後來,U2還是被後續陣地上的S75擊落,並釀成了冷戰期間的著名事件,讓美國極其被動。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所謂蘇聯通過人員潛入巴基斯坦機場對U2高度表動手腳才最終讓U2被擊落的事情純屬杜撰。因為S75的射程完全可以夠得到U2,何必要多這一番手腳。
S75飛彈的運輸裝填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669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