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總師關於下一代戰機的一句話 俄羅斯戰機被迎面澆一盆冷水

Alinna ...| 2017-07-12| 檢舉

 

軍事專家指出,楊偉的文章說明,中國戰機在設計研發理念方面,已經完全走出力量最早的機動性能制勝的階段,而這一理念對於一個國家的戰機研發體系來說是一次脫胎換骨的革命。中國這一理念已經超出了曾經的老師俄羅斯太多。

前幾天,美國軍事專家在媒體上刊發文章,比較系統的闡述了美國下一代戰機的相關性能標準,在這篇文章中,專家提出了美國新的第六代戰鬥機可能使用先進的未來隱形技術,使得突破更新更強的防空系統成為可能。潛在敵人的防空系統正日益使用速度更快的計算機處理能力,實現更加有效的聯網,提高數字化程度,能夠探測更廣範圍內的頻率,也能夠發現更遠距離之外的隱形戰鬥機。

對比中美關於下一代戰機的相關性能標準,我們可以發現,中美在下一代戰機上都更多的強調了相關網絡戰、信息戰以及數字化等方面的權重,相應的,降低了對空中機動性能的過度追求,強調了對於系統化和體系化作戰的作用,這標誌著未來空戰模式的深刻變化。

相反,中國空軍曾經的老師俄羅斯目前設計的戰機依然在強調戰機的機動性能,而且俄羅斯在其研發的戰機的時候,將其機動性能都做到了極致。比如蘇-27的眼鏡蛇機動以及蘇-35戰機的落葉動作等等,這些動作往往能夠在航展或者飛行表演中獲得滿堂喝彩,但是在實際戰鬥中,這些動作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特別是在信息戰和網絡戰的大環境下,這些戰機往往還沒有做出動作就被超視距作戰的四代機鎖定,發射飛彈擊落。

俄羅斯軍事觀察網發表文章稱,把美國F-35和俄羅斯蘇-35這兩種飛機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對的:如果沒有隱形能力,F-35連70年代的美國F-15戰機都打不過,更不用說我們的飛機了。並提到,一旦蘇-35戰機與F35遭遇,對抗一架蘇-35至少需要兩到三架F-35。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蘇-35也有足夠的飛彈來對付它們。

中國空軍曾在相當長的時間都在追尋著俄羅斯的腳步發展自己的戰機。然而隨著美國四代機的推出,讓中國意識到了俄羅斯在戰機方面的軟肋,中國迅速找到了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快超越了自己曾經的老師。而楊偉總師這篇文章,基本宣告了空中機動制勝的死刑,同時給依然沉浸在機動性能不能自拔的無論是澆了一盆冷水——現在已經不是以往了,面對信息化的四代機,機動性能再強的戰機,也一樣難逃超視距飛彈的打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653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