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試驗 ,為了軍事研究和科學研究目的在預定條件下進行的核爆炸裝置或核武器爆炸試驗。蘇聯曾經進行過歷史上最恐怖的核試驗,5800萬噸當量,是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彈威力的4000倍。
1961年10月30日蘇聯一架圖-95戰略轟炸機在新地島(俄羅斯的新地島位於北極圈內,終年積雪,氣候寒冷,人煙稀少,面積為8.26萬平方公里)上空投放了一枚重達26噸、代號為「大伊萬」的熱核炸彈。當時為確保飛機在投彈後有足夠時間飛離爆心,?蘇聯專家專門為這枚核彈設計了一個有半個足球場大的超大降落傘。這顆氫彈不僅毀滅了爆炸中心附近的一切建築物,還嚴重影響了數千公里範圍內的電子通信系統。美軍設在阿拉斯加州的預警雷達和4000公里範圍內的高頻通信也全部失靈,時間長達 20小時。在爆炸地點厚3米、直徑為15-20公里的冰塊被融化。整個亞歐大陸向南推移九毫米。
爆炸當時所產生的火球爆炸當時直徑就長達4600米,遠超過引爆的高度,所以火球很快地就席捲了大地;之後又幾乎擴散到剛剛轟炸機投擲的高度,而且將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都還看的到。爆炸後的蕈狀雲寬達將近40公里,高達60公里,比珠穆朗瑪峰還高7倍多;爆炸產生的熱風甚至可以讓遠在170公里以外的人受到3級灼傷,爆炸的閃光還能造成220公里以外的眼睛劇痛與灼傷,甚至造成白內障以及失明。
爆炸後所引發的大氣擾動環繞了地球三次。將整個亞歐大陸向南推移了9毫米。「阿爾扎馬斯-16 」試驗室還研製過當量為10億噸梯恩梯的氫彈。如果這種氫彈發生爆炸,那麼海嘯引起的高達1公里的海浪就會漫過整個美洲大陸,從而把「帝國主義的堡壘」永遠消滅掉。
從1959年到1962年底,蘇聯在新地島共進行了91次核爆炸,其中3次為水下爆炸、1次為地面爆炸、2次為水上爆炸,其餘均為空爆。1962年8月至12月,蘇聯在新地島又進行了36次核試驗,其中14次核當量超過100萬噸,4次超過1000萬噸。從軍事角度講,製造這麼大威力的氫彈也難以讓人理解,它只會讓地球遭到滅頂之災。但這種勝利有誰需要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6523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