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善狩軍情解析692期】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前不久發表發表軍事文章稱,美國海軍最近擊落了一架敘利亞空軍的蘇-22戰機,報道稱,當時美軍的兩架「超級大黃蜂」F/A-18艦載戰鬥機從「布希」號航空母艦起飛面對敘利亞的蘇-22,在雙方較量中,蘇-22曾釋放熱焰干擾彈誘開美國先進空對空飛彈的第一次近距離攻擊。事實上,據CNN報道,「超級大黃蜂」第一次用的是AIM-9「響尾蛇」紅外製導飛彈,攻擊這架在20世紀70年代初服役的老舊蘇-22飛機。
提起響尾蛇飛彈,了解軍事特別是了解美國軍事的軍迷肯定不陌生,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化空空飛彈飛彈,第一款投入實戰的空對空飛彈,響尾蛇飛彈截止目前已經先後列裝超過110000枚該類型飛彈,而且發展出十多種分型號。目前依然是美軍及其盟友的重要的空對空武器。這款飛彈於 1946 年開始研發,1956年進入美國空軍服役,到現在已經服役超60多年了,到目前已經發展出了13種發展型號,其最新型號為AIM-9X,而在敘利亞參加實戰的F/A -18戰機能夠攜帶的響尾蛇飛彈包括AIM-9以及AIM-9L等。
這款飛彈長2.84米,彈徑12.7厘米,最大速度2.5馬赫,最大理論射程18公里,出AIM--9C之外,其餘的所有型號均採用紅外線導引制導方式。紅外製飛彈頭能使飛彈自動追尋敵機尾氣。紅外製導器件比其他制導系統成本要低,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均可使用;在電子干擾的情況下也可使用。這款飛彈具備發射後不掛的能力,戰鬥機飛行員發射紅外自動尋的飛彈後,在飛彈飛向敵機的瞬間,飛行員可逃離作戰區域或採取躲避行動。整個飛彈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導引控制段、引信、戰鬥部和動力系統。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化的空對空飛彈,其經典的性能自然引起了各國的重點關注,前蘇聯正式在獲得響尾蛇飛彈之後,才研發成功了自己的K-13/R- 3S 空空飛彈,這款飛彈一直被視為是響尾蛇飛彈的蘇聯山寨版本,兩者氣動布局以及引導方式等等高度類似,甚至兩者之間的零件數量的完全一致。而前蘇聯則是通過中國獲得了響尾蛇飛彈的樣本。
據史料記載,1958年的時候,解放軍空軍與海峽對岸的戰鬥機空戰的時候,對岸戰機掛載的一枚AIM-9B飛彈命中我軍戰機,但是沒有爆炸,從而被我軍俘獲,解放軍飛行員駕機降落以後,軍方立即開始國產化工作,但是因為技術原因,後來中國請來了一個10人組的蘇聯專家,然後蘇聯人獲得了這枚飛彈實彈,並在此基礎上,研發了其K-13/R- 3S 空空飛彈。
由於我國當時科技和工業水平,我國並沒有仿製成功「響尾蛇」飛彈,1962 年,我國在引進米格-21 戰鬥機技術的同時,作為配套武器引進了 K-13 空空飛彈的技術,將其國產化之後,成為我空軍裝備的第一代空空飛彈霹靂-2。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5605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